月非是月 作品

第68章 建木計劃(第2頁)

 但是隻要稍微改變一下,就可以將存活率提升到5%左右。

 那就是在前期藉助高科技去主動培育,而不是讓這些植物在宇宙中被動生長。

 在第一代之後開始逐漸撤銷科技,使得這些植物適應宇宙的環境,這樣經過大概20~30萬年後,大概就能實現嚴夏的想象。

 生命雖然頑強,但是宇宙也絕不溫柔。

 而在首都建設初期完成之後,ella就開始將注意力投入到這個方向,並培育出了一顆依附小行星生長的巨樹。

 這顆巨樹的細胞可以在有充足氮氣、氫氣、氦氣、氧氣的情況下到達最佳生長速度。

 幼苗期每天可以生長1710噸,在40年後進入成長期,成長期每天可以生長噸,在1300年後進入成熟期,成熟期每天可以生長210萬噸。

 壽命按照依附的小行星或者矮行星大小來計算,只要上面還有資源,那麼這棵樹就可以如癌細胞一樣瘋狂的無限成長。

 事實這種巨樹的細胞也的確是ella研究癌細胞基因而製作出來的,其只要資源不枯竭就會一直生長,直到突破重力的極限,被強大的內壓毀滅。

 這個大小大概是40萬億噸,也就是不到600公里的高度,理論上一顆大點的矮行星就可以讓建木生長到這個極限。

 而ella第一株培養的建木外表類似榕樹,其樹幹直徑已經達到了147米,高度超過了1890米,這株巨木才剛剛擺脫幼苗期,進入到成長期而已。

 樹上掛著許多如氣生根的東西,每一根都有一兩米的粗細,上面有許多小孔,小孔會分泌出固態氣體,這些氣體有少量會逸散到宇宙空間中,另外的一部分會一直掛在氣生根上,等待生物來採摘。

 建木成熟期後,也會結果,這些果實每一個都有400~500米直徑,它們的果實中並沒有種子,這些樹木的種子生長在另外的種苞內,這些種苞會在種子成熟時候用氣壓將種子彈射出去,讓種子飛向遠方星空。

 種子在撞擊到小行星或者矮行星乃至行星後在溫度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開始發芽。

 這些種子每一個只有大拇指大小,一棵樹每30年會產一次種子,每一次種子的數量都以百萬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