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短期勳貴,長期軍校(第2頁)

 “嗯。”

 “不是……你真沒帶啊?”

 “你自己說不餓來著。”李青聳聳肩,沒好氣道,“我還沒說你呢,你倒怪起我來了,真是放肆……”

 “……我幾乎每天都給你帶酒菜。”

 “少吃一頓餓不死,去睡吧,睡著了就不餓了。”李青走到躺椅坐下,試著想出一條可以順利出臺軍校制度之路。

 短期看勳貴,長期看軍校……未來,李青還是想搞軍校。

 “我什麼時候走?”

 李青怔了下,收起思緒,道:“還有一個療程,估摸著再有個十天半月就能讓你達到真氣自行程度。”

 “哦。”

 “金陵那邊還需要你操手,多費費心。”李青溫聲說。

 “我知道。”李雪兒點點頭,“對了,之前聽孃親說,工商業化發展的理想程度,是實現工業革命,那是什麼啊?”

 “工業化發展到極致的體現。”李青說。

 “具體表現呢?”

 李青沉吟了下,道:“高效化生產,使得商品成本無限拉低,造福於民。”

 李雪兒蹙眉問:“現在還不夠高效嗎?”

 “遠遠不夠,流水線作業,機械化生產才行。”

 “聽不懂,仔細說說唄。”李雪兒笑嘻嘻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你閒著,我可沒閒著。”李青瞪了她一眼,“我現在滿腦子……”

 “我都快走了,你就不能態度好些嗎?”

 “……行吧。”李青拋開軍校的事,道:“所謂流水線作業,就是分工明確的生產,就好比眼下絲綢,從抽絲到染布,每一道工序都有專門負責生產的人,可這還未到達流水線生產的地步……”

 “流水線作業的特製是按商品工藝程序,統一生產速度,去除冗餘時間成本,通過各個生產場地,生產順序……”李青解釋。

 “這樣啊……”李雪兒問,“那機械化呢?”

 “取代人力的工具。”李青道,“讓其輔助,甚至代替人來生產。”

 “這,這怎麼可能?”李雪兒吃驚的張大嘴,不可置信。

 李青笑道:“力的呈現有多種方式,比如:水力澆灌;嗯…,其實蒸汽更好,應用也會更廣,只可惜我不懂具體構造,且現在的大明還未真正意義上實現工業化,就算我懂得蒸汽機構造,也萬沒可能生產出來……唉,真令人遺憾……”

 “蒸汽……也能利用?”

 “理論上是可以的,就如你這些日子用陶罐煮藥,蒸汽會頂開蓋子冒出來……”

 簡單說了下原理,李青道,“這些都太遙遠了,冶鐵工藝,構造工藝……需要大幅度精進,需要長時間摸索、嘗試……”

 李雪兒聽得雲裡霧裡,卻不妨礙驚為天人,吃驚道:

 “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見過……”李青默了下,補充,“我見過的更先進。”

 “啊?”

 “好了,不說這些了。”李青笑道,“眼下還遠沒到那一步,待未來條件成熟,我會著手往這方面發展。”

 “你不是不知道構造嗎?”

 “是啊,我不會,不懂,不過……”李青認真道,“我相信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