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再封永青侯(第2頁)

 ……

 質疑聲充斥整個朝局,李青封侯,誰都不服。

 究其原因,還是李青太招人恨了,但凡換個人封侯,他們絕不會如此失態。

 自從李青入朝後,文官集團就開始走下坡路,其中每次下坡,必有李青的痕跡,都是人精,儘管有些地方不甚明瞭,但始作俑者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

 ——李青封侯,天打雷劈!

 這是一部分官員的心聲,當然,他們的佔比並不算大,畢竟被朱祁鎮團滅了一批。

 其餘質疑者,大多都是質疑李青功不配位,有功勞,但不至於封侯。

 輿論很快被炒熱,繼而愈演愈烈。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比如於謙,比如石亨、石彪,這幾個人就都公然支持。

 于謙是知道李青身份的,石亨叔侄則是認可他的能力。

 但也只有他們三個支持,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對李青封侯,持反對態度,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實在是太突兀了,沒有一點預兆,便直接從七品飛到侯爵,如此大幅度的升遷,讓很多人妒火中燒。

 這可是侯爵啊!

 而且看皇上這樣子,八成還是世爵!

 這是妥妥的長期飯票,子孫與大明同在,要是能得此榮譽,原地去世他們也是肯的。

 李青不稀得解釋什麼,皇帝執意要封,接受也就是了,就當給乾兒子攢個家底兒。

 至於那些罵他的……罵他的多了,從洪武朝就開始了,這麼多年下來,李青耳朵都起繭子了。

 不爽又能怎樣?還不是幹不掉他!

 李青從於謙嘴裡聽到那些個風言風語,也只是嗤鼻一笑,不予在意。

 甚至都懶得出面澄清,一些跳樑小醜,跟他們計較,除了降低自己逼格,毛用都沒有。

 他不在意,可有人在意。

 于謙在意,朱祁鈺在意,石亨叔侄也在意,朝堂上沒少扯皮,時常論的臉紅脖子粗。

 反倒是李青這個當事人,整日悠閒愜意,連家門都很少出,

 甚至連門都不開,他怕孫氏要他還錢。

 李青大二不出,二門不邁,跟個大家閨秀似的。

 群臣還真拿他沒辦法,說歸說,鬧歸鬧,誰也不敢上門理論。

 磨了半個多月,朱祁鈺力排眾議,給李青封了侯,永青侯!

 再次獲此爵位,李青沒什麼欣喜,卻頗為唏噓。

 記得上次獲封永青侯,還是跟老四招降乃兒不花,回來後被老朱賜爵,一晃都過去這麼久了。

 大明的君王都換五個了,洪武朝相熟的故人都已去世,侯爵不侯爵的又有什麼可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