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朱棣的應變(第2頁)

 這次事態之嚴重,乃大明開國之最,誰都知道此次事件過後,將會有很多人,抄家滅族,人頭落地。

 李青也在時刻觀察著局勢,朝廷錦衣齊出,驛站八百里加急,實時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師。

 七日後,京營精銳趕赴山.東益都,唐賽兒的白蓮軍堅守險要,卸石棚寨。

 安遠侯觀地勢險要,強攻損失慘重,故圍而不打,斷其水糧。

 白蓮軍憑險而守,然,山高無水,沒多久就支撐不住了,唐賽兒無奈乞降。

 朱棣看到奏報,長長舒了一口氣,事態總算是穩定住了。

 李青也輕鬆不少,也明白,此次過後,將再無人敢反對遷都。

 但很快,事情就迎來了反轉。

 唐賽兒以‘寨中食盡,並且無水’為由詐降,將明軍主力誘騙至城東有水的地方,而後集中兵力,趁夜嚮明軍發起進攻,殺死都指揮使劉忠;

 當明軍主力回援時,唐賽兒已指揮白蓮軍從容轉移。

 與此同時,諸城、安丘、膠州等地,先後出現十幾支起義軍,後被唐賽兒逐一收編,白蓮軍一度達到兩萬餘人。

 事態正式走向失控……

 這時,朱棣展現了他的雄才大略,永樂大帝的風采盡顯。

 他力排眾議,否定了所有人的建議,包括李青的立即增援提議。

 朱棣下達諭令:新都建造工程全面停工,工匠遣散回家,先一步止住民間輿論,讓白蓮軍無法藉著反抗暴政的機會,發展壯大;

 同時,令薊州、真定、濟南……等地軍隊全面戒嚴,將防止事態持續惡化。

 以上兩條諭令過後,直接掐斷了白蓮軍的生存空間,同時,將白蓮軍牢牢困在了即墨附近州縣,根本不給其流竄的機會。

 當此時也,朱棣這才下令,山.東衛所軍,前去鎮壓叛亂。

 諭令下達後,在山.東沿海負責防備倭寇的都指揮衛青,率先帶兵趕到。

 衛青和安遠侯相互配合,前後夾擊,白蓮軍腹背受敵,不到數日光景便大敗,四處逃竄。

 大明軍隊的戰力,根本不是起義軍能比的,兩萬多人的隊伍,被不到八千明軍殺的片甲不留。

 僅這一戰,便誅殺白蓮教兩千多人,俘虜四千餘人,其他衛所兵還未趕到,大事就此定矣。

 唐賽兒起義來得快,去的也快,從起事消息傳到京師,到勢大,再到被鎮壓,前後總共月餘時間。

 動亂被鎮壓後,接下來,便是清算的時候了。

 朱棣不是心慈面軟之人,這次的動亂根本不是民變,什麼只懲惡首,脅從不問,白蓮教都冒出來了,再不殺還留著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