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紅 作品

第68章 你大老遠來北平,就是為了埋汰朕嗎?(第2頁)

 然,秦皇漢武的赫赫功績也非他們一人之功,漢武帝有衛青、霍去病,秦始皇能統一六國,也離不開殺神白起的鋪墊;

 我的意思是,皇上之所以立下這豐功偉績,離不開太子的周旋。”

 李青正色道,“太子真心不容易,這點,皇上你也知道,你對他的能力也是認可的,不是嗎?”

 “昂。”朱棣臉色好看幾分,哼道:“他理政能力是蠻不錯,就是和文臣走的太近了,朕就煩他這點。”

 “……”李青翻了個白眼,“他若不和文臣親近些,大明說不定…就崩了,皇上你咋就看不明白呢?

 不是太子要和文臣親近,而是為了大明,他只能和文臣親近。”

 朱棣清了清嗓子,哼道,“朕承認,施政…有些問題,高熾他確實辛苦,不過,事情哪有這麼嚴重。”

 “非也。”李青嚴肅道,“大明立國這麼久,其實一直沒怎麼休息,洪武初期內亂還未平定,中期征伐漠北,直到後期百姓才得以喘息;

 但沒休息多久,靖難之役再次打響;

 接著,又是……一系列大動作,百姓早已疲憊。”李青勸道:“收手吧皇上!”

 朱棣沉默,有心反駁,卻找不到藉口。

 李青說的句句屬實,大明建國近五十年,真正休養生息的時間也就十幾年,百姓負擔確實重。

 “朕是花了不少錢,但朕也能掙啊!”朱棣強行挽尊,“海上貿易賺的錢少嗎?

 是,高熾領著一群文官開源節流,的確為緩解國家財政做出了貢獻,但,他們有朕弄得錢多嗎?”

 “沒有!”李青搖頭,“但是皇上,海上貿易能順利執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子給了他們希望,若太子表現的如你一般,海洋貿易定會狀況頻出;

 皇上莫忘了,建新都、通運河時,遇到的種種問題,甚至就連織造局也失過火。”

 李青道,“正是因為太子對文臣的親近,才讓他們選擇了忍耐,不至於撕破臉皮;

 當然,皇上的鐵血手段震懾,也起了關鍵性作用。”

 朱棣臉色不太好看,卻也沒有駁斥,自顧自坐到桌前,倒了杯茶,細細品著。

 見他聽進去了,李青趁熱打鐵,“秦始皇橫掃六國,然,他死後不久,大秦家亡了;

 漢武帝殺的匈奴聞風喪膽,可也造成了國力空虛,戶口近乎減半,農民起義不斷髮生,階級矛盾尖銳,

 這就是大功績的代價!”

 李青坐下,也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嗓子,這才繼續道,“皇上功績赫赫,名震寰宇,歷史上的帝王,能與皇上比肩者,不超過一手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