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第2頁)

 頓了頓,“再者,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下來,咱大明所有的行業,都會越來越好。”

 這是朱元璋耗盡心血想出來的,也是他的驕傲,不允許有人質疑。

 “皇爺爺聖明。”朱允炆很有眼力勁兒,當即拍了一記馬屁。

 李青很是無奈,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上來就被老朱否了,還是讓他倍感失落。

 想想又有些不甘心,拱手道:“皇上,可否容臣說說臣的觀點?”

 朱元璋沉吟少頃,點頭道:“說吧。”

 “皇上這麼做,等同於把天下人的上升通道掐斷了。”李青嚴肅道,“舉個例子:如果皇…咳咳,如果臣是一個裁縫;

 臣起早貪黑的做活,攢夠了娶媳婦兒錢,如願以償的娶妻生子……”

 老朱很喜歡這種舉例子的談話方式,既生動,又有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還好理解。

 因此,並未打斷。

 朱允炆平時接觸的都是之乎者也,突然聽到這種議政方式,也非常感興趣,聽的很入神。

 李青繼續哄著爺孫倆,“可臣不知足呀,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臣還想讓兒子有出息。”

 頓了頓,“皇上,這不過分吧?”

 “不過分,你繼續。”朱元璋聽的有些上頭,這可比批奏疏有意思多了。

 李青一臉委屈道,“臣想讓兒子考取功名,為國效力,光宗耀祖,可臣是個裁縫,兒子只能當個裁縫啊!”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頓時一僵,旋即陷入沉思,許久,又緩緩搖頭。

 “你這理論有一定道理,但…咱還是覺著,讓民心思安,讓百姓有生存的根本,才是重中之重。”

 李青滿心氣苦,又道:“皇上以為,秦和漢孰強孰弱?”

 “這不廢話嗎?”朱元璋沒好氣道,“自然是漢。”

 “那漢和唐呢?”

 朱元璋毫不猶豫道,“唐!”

 “皇上可知,為何唐勝漢,漢勝秦,唐勝秦遠甚?”

 “少他娘跟咱賣關子。”朱元璋心裡露怯,臉上不滿,“再墨跡屁股給你打爛。”

 李青道:“秦以前是奴隸制,秦建立後製度雖寬鬆許多,但仍沒有徹底擺脫奴隸制度;

 而漢之所以比秦強,就是因為它開啟了百姓上升通道;

 有漢一朝,除了宗室皇位,其他職位都不得世襲,這一來,空缺就變得很大,同時,也意味著機會很大;

 皇上曾把藍玉比作仲卿,那咱就那這個衛青舉例吧;

 衛青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兵,就是憑著本事、軍功,成為赫赫有名的漢朝大將,可若是上面沒有空缺,衛青即便再有本事,他也當不上大將軍。”

 “能者居之,這樣留下來的才會是精英。”李青正色道,“皇上,漢高祖劉邦出身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