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605章 實地調研(第2頁)

 “請李總放心,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不會有強買強賣的生意。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賬務清查也是一樣,都可以解決。”

 看一眼身後閉目養神的張記,李雪巖笑的很開心。

 任福明說了幾句話,一句承諾也沒有,不過是官場場面話。

 當然,他也沒有指望任明富給他準話,承諾他一定如何如何做。

 他帶了專業團隊,只要深入調查服裝加工廠,會給他客觀的資產評估報告。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然後在決定是投資,還是回到原本軌道,劃地皮建廠子。

 生意人不會做賠本買賣,怎麼會拿自己的錢補貼他人。

 能夠將服裝加工廠做到倒閉,可見工廠內部管理問題,還有服裝加工廠本身定位問題。

 “任局,謝謝政府對我們的支持,正是看到政府對私營企業的扶持力度,才會選擇到棗城投資。”

 “但我們投資人也是有很多疑慮,所以不給投資人足夠的信心,他們不會拿出真金白銀放心投資。”

 “投資最擔心的不是回本,而是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棗城讓我們看到政府公信力度,所以才會過來選址建廠。”

 “突然間,調轉方向收購兩個瀕臨破產的服裝加工廠,我還真是心裡打鼓,擔心做不好這件事情。”

 “推倒重來,一清二白,什麼事情都好做,也好把控方向。收購就不同,考慮的問題很多,原工廠領導安排,員工安置,供貨商家,還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等等。”

 “收購是先解決問題,然後才能開工。問題最難的事就是解決問題,大問題、小問題,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問題,這些都有可能發生。”

 看著即將到第一家服裝加工廠,任明富說道。“李總,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要為這些事情操心,政府會在其中協調,幫助你解決問題。”

 “到了第一家服裝加工廠,我們先去工廠實地看看。”

 看向掛著橫幅的服裝廠工人,李雪巖對這些沒有意義的形式主義很反感 。

 有時間搞歡迎儀式,不如將時間用在其他地方,虛頭巴腦的歡迎儀式沒有任何意義。

 臉上閃過不快,又快速調整情緒。

 “服裝廠工人很熱情。”

 考斯特停在路邊,眾人下車。

 浪費半個小時走完歡迎儀式,李雪巖在胖成球的廠長帶領下,參觀工廠。

 服裝加工廠經過精心維護,機器擦得鋥亮,衛生也打掃的很乾淨。

 只是老舊的服裝加工機器已經過時,不是市面上最新的機器。

 忙碌的工人一塊布反覆織,假裝忙碌的樣子。

 拿起縫紉機工人定好的褲腳,看著褲腳針線密度和線條,李雪巖知道他眼前的工人是老工人。

 熟能生巧,可以用在各個行業。

 技術就是熟練度練習,只要勤加練習,可以提高技術。

 隨意拿了三個,李雪巖很滿意縫紉機工人的技術。

 張記有樣學樣,拿起幾塊布看了看,沒有看出什麼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