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中秋文集(第2頁)

 大明的官場很黑暗,李小牙卻在黑暗中,看到越來越多發光的人,哪怕世界支離破碎,也仍有人在縫縫補補。

 周倫感慨道:“治河是一件苦差事。”

 李小牙下意識點頭:“嗯嗯。”

 王瓊失笑道:“賢侄,你也懂治河?”

 李小牙乾笑道:“晚輩是錦衣衛,哪懂治河。”

 督監治理河道幾乎是撫按中最苦的差事,且都是苦勞沒有功勞,很多治河巡按都是出工不出力,導致很多河道失修,變得糜爛腐朽,年年發生水患,而河道漕運本身的官員,升遷困難,卻算是肥差,貪腐受賄現象很普遍,官員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

 李小牙原先以為河道的問題,需要從源頭解決,如今聽了兩位當過河道官員前輩的經驗之談,才知道一切沒那麼簡單,很多時候上官發令了,下官卻敷衍了事,下官不敷衍了,領活的工頭敷衍了事,工頭不敷衍了,被徵的民夫敷衍了事。

 河道修堤除草清淤,都不是什麼太難的活,但只要有一個環節敷衍了事,那就不見成效了。

 王瓊跟周倫都因治理河道立過功,他們之所以能治理好河道,只因他們用了最笨的方法,那就是親歷親為,每一個環節都參與,親自到每一段河道參與修堤,親自監督民夫除草清淤,親自確保漕河官員沒有中飽私囊,剋扣民夫口糧……

 李小牙感嘆道:“難怪河賊猖獗,卻屢禁不止,看來道理是一樣的。”

 “沒錯。”周倫無奈的道:“河賊也算漕河之患,想要剿滅河賊,不但需要漕河官員配合,還需要督撫親自率兵圍剿。”

 李小牙說道:“晚輩曾跟右督御史,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俞老大人平叛,聽俞老大人說過圍剿河賊的難處,其實圍剿賊人不難,難的是漕河官員很多被河賊收買了,反過來充當河賊的眼線,朝廷官府的一舉一動,河賊都瞭如指掌。”

 王瓊補充道:“想要剿滅河賊,首先要防止走漏風聲。”

 李小牙摸著下巴:“也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將收受賊人賄賂的漕河官員揪出來,再利用他們順藤摸瓜,找到賊人的巢穴,然後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