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駕到 作品

第903章 淨土特色場所,鴻教烏合之眾?(第2頁)

 此刻時值傍晚,庵門兩側點亮了許多燈籠,用的是粉色籠紙,使得燈火亮芒也是搖曳的粉光。

 正常的寺院是清晨上香、拜訪的人多,而這尼姑庵白天門可羅雀,晚上則是來客絡繹不絕。

 許多訪客已經在別處喝得醉醺醺,走到庵門口腳步踉蹌,連上臺階都很吃力。

 幾個尼姑匆匆迎出來,熱情地將他們攙進去,毫不在意這期間產生的肢體接觸。

 曖昧的燈火照耀之下,門簷牌匾上的娟秀字跡閃閃發亮。

 漕汜庵!

 西方淨土乃是佛修主流的清淨之地,當然不會允許青樓那樣的汙穢場所存在。

 可畢竟不是所有人均為和尚,難免偶爾會心生濁念,所以漕汜庵應運而生,裡面的尼姑個個描眉畫鬢、貌美如花,能為訪客清除濁念。

 事後訪客神清氣爽、心情愉悅,留下一些香火錢感謝尼姑們的襙勞,也算順理成章。

 漕汜庵當年剛開張,就得到許多訪客的一致好評,香火非常鼎盛。

 作為庵主的白濁師太意識到商機,很快在各大城鎮開設新的漕汜庵,模式如同連鎖店。

 數百年過去,漕汜庵遍及西方諸國,成了一種淨土特色場所。

 像大頌朝廷來訪的使者,每次都會到當地漕汜庵體驗一番、祛一祛體內濁念,讚不絕口。

 “叔叔,還有寺廟是晚上接客的嗎?”

 小趙禪好奇發問,眼中滿滿的求知慾。

 旁邊的鷹鉤鼻墩布少年鴻鵬一臉茫然,還處於對人類社會的懵懂階段。

 貉柚是三個小傢伙裡見識最廣的,但主要閱歷集中在盜墓方面,西方淨土的特色場所對他來說屬於知識盲區。

 “你們看那尼姑庵門兩側掛著的燈籠。”

 王輝叮囑道:“記住,掛粉燈的地方大多不是正經場所,正經寺廟也不會在晚上用尼姑招待醉酒的客人。”

 小趙禪聞言若有所思,鴻鵬點頭記下,貉柚則是讚歎著奉上恭維:“不愧是老祖,啥都懂!”

 王輝領著仨少年離開,準備開啟今夜的陪葬品保護性挖掘之旅。

 尾隨在後的肥和尚卻沒有直接跟他們走,先一溜煙兒跑進漕汜庵,約一盞茶的工夫過後,心滿意足地從裡面跑出來,腳步輕快地繼續尾隨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