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 作品

第277章 李海的艦(第2頁)

    “364雷達?”萬里揚驚訝道。

    常海洲和宋建明對視一眼,前者問,“老萬你看清楚了。”

    “不會錯,是364雷達。”萬里揚頗感激動。

    東西都拉到船塢來了,顯然是要裝到53號艦上的。

    宋建明問,“就是新護和新驅上面用的那款快速反應雷達?”

    “對。054系列、052系列、051系列,全部都裝備了這款快反雷達,是主力多用途雷達,很好用,性能很可靠,尤其是對隱形空中目標,具有相當不俗的探測力。”萬里揚說著,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咱們53艦是老平臺,能用嗎?”宋建明存疑道。

    萬里揚肯定地點頭,“沒問題,364雷達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只要噸位合適,很多艦艇都能用。112、113、167老三劍客最後一次改裝升級之後,全部都使用了這款快反雷達。”

    頓了頓,他說,“咱們的53艦標排雖然僅有3100噸,但是此前艦體經過了改造和加長,實際標排已經到了3600噸,冗餘度更大,最大排水量極限能去到4400噸,已經達到了新青年的水平。這些數據你們是知道的。”

    當初為了使用新型柴燃動力裝置,船廠不惜把53號艦後半段切開,加了一段大約5米長的艙段。

    “嗯,改造成本很大,當時上面的意思是把53艦當成試驗艦來用了,想方設法把新式裝備往裡面塞,並沒有過多地考慮到一線作戰的情況。”常海洲說。

    宋建明無奈地搖頭,“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亞太的形勢變化這麼大,53艦這個老兵,又被拉上了一線,就這麼搞成了大雜燴。”

    萬里揚卻看得很開,“我倒是覺得是好事,主力艦艇的配套裝備都是我們先用,咱們的意見直接影響產品性能參數的設計,挺好的。”

    “你說得輕巧,多而雜的武器裝備系統堆砌在小小的53艦上,卻沒有一套能夠把它們整合起來使用的集成化作戰系統,很難充分發揮出最大的作戰能力。”常海洲冷靜地說道。>
                                         
>
    他話音剛落,又有重型卡車往這邊開,這一次全都是軍車了,顯然,拉來的裝備設備一定是空運過來,部隊派車去接回來的。好幾臺重型軍卡,最前面的是載人的依維柯。

    依維柯上下來七八個人,萬里揚看清楚了其中一人的樣子,詫異道,“老姚?他怎麼來了?”

    不等常海洲和宋建明說話,他大步迎上去,“老姚!”

    姚先雲聞聲看過來,也很驚訝,“老萬!”

    二人見面,熱情擁抱。

    “嗨,你怎麼跑這來了?”萬里揚問。

    “工作。”姚先雲指了指過去指揮工人卸貨的同事,道,“所裡的緊急任務,我是直接從大西北過來了,馬不停蹄。你呢,你不是在雷達站工作嗎?”

    萬里揚說,“早就調艦艇上了,就是這條艦。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

    說著把姚先雲引到常海洲和宋建明面前。

    “副艦長常海洲中校、航海長宋建明中校。這位是我西電的同學姚先雲,現在在某研究所工作,他是搞集成系統的。”萬里揚介紹道。

    常海洲立即握著姚先雲的手,熱情地說道,“姚工,歡迎歡迎。我們剛才還在說,都齊了,唯獨缺一套集成化的作戰系統,這不,話剛說完你們就到了。”

    “常艦長、宋航海長,你們好。”姚先雲笑著說,“這次你們可是有福咯,我們這套系統是專為中小型艦艇研發的集成化作戰系統,是海軍戰術指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海洲笑不攏嘴,問,“太好了太好了,定型了嗎?”

    “還沒呢,這不,上面說先裝上一套搞個實戰測試。有些數據得通過實際使用來確定,而且還要根據你們海軍的意見進行改進。”姚先雲笑著說。

    常海洲的笑容就僵了,“哦,原來是這樣。”

    姚先雲沒感覺到常海洲的情緒變化,頗有期待地問道,“是了,聽說你們這次要出遠洋,要去到歐洲那邊,挺好挺好,各大洋的長時間航行最能考驗設備的性能。我們受所裡委託,隨艦保障,呵呵。”

    常海洲下意識地看向另外六個人,也就是說有七人要隨艦,他下意識地和宋建明、萬里揚對視一眼,都讀懂了對方的眼神——得,本就不寬裕的居住環境,更拘束了。

    “老姚,要不了七人隨艦吧?”萬里揚苦笑著問。

    軍工隨艦保障是常有的事,但七八個人隨艦還是比較少了。可不止姚先雲他們,其他新式裝備的廠家,都會派人隨艦保障,至少會有一個人,

    53號艦可以隨便改,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越改越好的,那就是生活條件。生活空間不能侵佔作戰空間,這是原則。換言之,生活居住空間這塊,以前是什麼樣的現在就是什麼樣,甚至為了給新式裝備讓步,還得勻出一些生活空間來。

    要是個把月的南海警巡任務,將就一下也就過了,可這一次要去到歐洲,要在海上生活至少十個月的時間,更加狹窄的生活空間會影響到部隊士氣。

    姚先雲說,“沒有沒有,要不了七個人,本來是個兩人小組,後來考慮到出海時間比較長,增加了一個人,我,一名副工,一名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