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 作品

第195章 four or four(第2頁)

    前者很熟悉了,非常成熟的一款格鬥導彈,已經形成了一個家族,我軍戰機普遍使用的格鬥導彈,包括殲-20也在用。

    掛上這兩枚pl-10e只是為了應付突發情況,主要任務是試射新型防區外攻擊彈藥,檢驗戰機和配套彈藥之間的契合情況。

    這只是今天試飛內容的其中一項而已。

    因為涉及到實彈射擊,所以順序放在了前面,空管臺這裡也有一位基地領導坐鎮,時刻關注著易小易團隊操作的傳感系統地面終端的情況。

    天氣不太好,能見度比較低,倒是更符合試飛要求了。

    周航是指揮員,所有部門準備好亮了綠燈之後,他呼叫李海:“三么么,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標準氣壓,準備好可以起飛。”

    “側風三米,三分之二標準氣壓,三么么明白!”李海回覆,查看飛行平顯上的數據,心裡有數了。

    和平基地所在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

    和其他高原機場一樣,和平基地的飛行跑道同樣很長,達到了5500米,這個長度是能夠起降運-20大型運輸機的。

    北庫地區的海拔高度要低很多,延長之後達到4100米的跑道甚至可以起降安-225這種超重型運輸機。

    李海打開了加力踩死剎車,發動機做工的效率明顯比在平原地區時低了不少,轉速上來得慢了一些。

    待剎車到了臨界點的時候,李海才鬆開剎車,兩臺渦扇-10太行航空發動機的噴口從最小猛地張開到最大直徑,炙熱的尾焰噴射出來,瞬間迸發出強大向前的推力。

    李海和黨為民因為慣性,身體被壓在椅背上,戰機加速滑跑起來,不到四百米,李海就拉起了機頭,倒是讓見慣了陸基戰鬥機起飛的周航等人暗暗倒抽了一口涼氣。

    西部鷹隼旅裝備的殲-11b算是動力比較強勁的,他們在這裡駐訓的時候,也不敢在這麼短的距離上拉機頭,這可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基地。

    不滑個七八百米,誰敢拉機頭,要是滿載的話,妥妥千米開外了。若是殲-7、殲-8這一類戰機,空載也得滑跑個千八百米才敢拉機頭起飛。

    不過殲-10c是個例外,這傢伙有氣動外形的優勢,標載的情況下,六七百米就能拉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