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1207章 傳臚大典(第2頁)

  世家大族出身的考生想要考取功名,第一就是不能鬧事,不能與皇帝對著幹!

  所以清丈田畝的阻力才顯得沒那麼大!

  但這一些水玲瓏卻是聽不懂的。

  “那又怎麼了?殿試不就是考狀元麼?”

  “殿試在四月二十三,考完以後還要閱卷,還要讓進士們演禮,直到四月二十六日才會讓進士們進宮,宣讀名次,授予官位,而後張出皇榜,昭告天下。這就是傳臚大典。

  “就是今天?”

  “是呀,就是今天。三年之期已過,今天又該出狀元了!”

  “爺,你的表情好像……好像變得有些不太好,殺氣好重……”

  “有麼?”

  “有。像是……我說不準。”

  劉永銘笑道:“你定是看錯了,爺我此時心情很好,怎麼可能會有什麼殺氣呢。可能是因為今天要出狀元,所以也讓爺我詩興大發了吧!我剛剛是在捉詞來的!”

  “讀書之事我不懂,殺不殺氣的我還能不知道麼?你做詩?做的什麼詩?”

  “呵呵!”

  劉永銘笑了一聲,一邊向外走,一邊開始念起了詩句。

  “桐芳菲盡四月梧,

  百花爭春漫皆濡,

  臥虎潛宵圖得志,

  血報沉冤方丈夫!”

  “什麼呀?我沒聽懂呀!”

  ……………………………………

  殿試其實只考一天。

  雖然劉永銘在貢院定下了會試糊名謄錄的制度,陸預在禮部也下發了鄉試也要糊名謄錄的公文,但殿試卻是用不上的。

  殿試之時考中了會試的貢士們會像朝官一樣,穿戴好朝廷發的官服,在黎明時分進宮,齊聚於宣政殿外點名。

  宣政殿里布置上了考生坐位,此時皇帝會像平日裡上朝一樣親臨宣政殿。

  考生們按之前的演禮參拜完皇帝以後,各自落坐。

  皇帝下旨散發試卷,考生開考。

  在宋朝之前會試考題一般會出七至十道題。

  但由於某些原因,使得殿試錄取率被定為百分之百,所以殿試的考題一下子就失去了應試的基本功能。

  大漢國與後世進代一樣,最多的時候也才考四道題。

  第一道一定是策問,後面幾道可能會是時務或是策論,反正也是看皇帝心情而定。

  皇帝若是心情不好,有時就只考一道題裝裝樣子也就過去了。

  總共加起來也就兩三千字,考生們考完不能離場,不必交卷。

  等到了時間,所有人一齊退場,依次且有禮節地退出宣政殿。

  當天夜裡就有優選的八位禮部及翰林院裡的學士作為讀卷官對這些卷子進行評分。

  能進到這一步的考生,說他學習好,那都算是在罵他的街了。

  只有“學霸”二字方能體現出他們的本事來。

  大家都是學霸的情況下,個人之間的差距其實不大。

  滿分若是一百分,這裡個個必定都能考一百分。

  也就是策論上的重點可能會有所不同,就看能不能寫進皇帝的心思裡去了。

  閱卷一般一天就能審完,所以殿試之後第三天就能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