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958章 夜間行馬

 劉永銘皺起眉頭的同時,只見得從遠處追趕過來一批兵馬司的衙役。

 這種情況就不用多說,必定是兵馬司那裡在緝拿這些人。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劉永銘心中已是有數了。

 官兵們追得越急,那些桑農跑得越快。

 其中一位婦人一個不慎,右腳一拐,噗通一聲便摔倒在了地上。

 沒等她痛叫出聲來,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在叫了一聲孃親之後趕了上來,撲到了婦人的身上。

 而此時那些兵司馬的差役也趕了過來。

 他們拿著鐐銬正準備將婦人與孩子靠上帶走之時,坐在馬上的劉永銘突然大喝了一聲。

 “住手!”

 那些差役哪裡真會住手,其實一人說道:“你夜間行馬,我們當拿你回去的!非是在大街大道之上,我暫且放過你,你休要鬧事,將你帶回衙門裡去苦的可是你!”

 劉永銘冷笑一聲說道:“喲!兵馬司的衙役們最近都長脾氣了呀,連本王都敢拿了?你也不怕本王一把火把你們的衙門給燒咯!”

 那衙役聽得劉永銘的話,心中不免起疑。

 在長安城中自稱本王還敢燒衙門的,也就只有那一位了!

 可夜色之中,街道上又沒有什麼燈光,他們哪裡看得輕。

 那衙役只得拿過一盞燈籠走到馬前。

 他微微將燈籠向上一提,一看是劉永銘,連忙向後撤去。

 那衙役苦著臉說道:“不知六爺在此,小人們得罪了、得罪了!”

 劉永銘言道:“你們如何在夜裡拿人?這婦孺所犯何罪?”

 衙役有些不好開口:“這……”

 兵馬司差役正猶豫著,那婦人已然察覺出劉永銘的身份不一般。

 她連忙對著劉永銘磕頭道:“民婦未曾犯法!我原是安份的桑農,因鄉里鬧災,揭

 不開鍋,這才到長安城裡討生活的。是那些衙役,他們……他們把我們們一眾災民從棚帳裡趕出來,還要拿鐵靠索拿我們,這位大人,求求民女吧!”

 劉永銘對那婦人哼了一聲說道:“你這婦人好不老實!你們這些桑農明明就是因為生絲款遲遲未到,所以便到長安城來鬧事。差役們拿你自是拿得起的,如何還敢在此巧舌狡辯!”

 婦人一聽,見得眼前大人物一語道破其中原由,那氣勢一下子軟了下來。

 不僅如此她更擔心起自己現在的處境來。

 差役卻是十分高興,他連忙說道:“六爺說得是,剛剛薛尚書也是這麼說的。”

 “薛尚書?薛青祥呀?”

 衙役應道:“是。薛尚書剛剛去上朝,看到了那些桑農,於是叫我們……”

 “等等!”劉永銘叫停了差役的話問道:“五更天了嗎?”

 “已是寅時一刻了了。”

 “哦……”劉永銘想了想,卻又轉頭對看向了婦人。

 只見得婦人驚恐地將自己的孩子抱在懷中,看著抬頭看著馬匹上的劉永銘。

 她與劉永銘一對視,卻又心虛地低下了頭去。

 劉永銘此時才問道:“你們打哪裡來的?”

 婦人應道:“我母子二人是從商洛府來的。”

 “剛剛聽你意思,來的應該不止你二人吧?”

 “丈夫三年前便疫亡了,家中只有孤兒寡母二口。”

 “沒問你這個。就問你,你這一行人來了多少?另與本王說就你們兩個!再敢胡言,本王可就不管你的事,叫那些差役盡將你捉去!”

 婦人連忙應道:“我們這一鄉共是來了三十多戶,還有別鄉的。至於來了多少人,我、草民真的不知。”

 “你剛剛說是從商洛府來的?那你們是官桑還是民桑?”

 “民

 桑。三年前商洛府大役,當時的大老爺把官桑下派,全給了我們。現在商洛府已沒有官桑了。”

 劉永銘想了想,又問道:“京兆杜家在商洛那裡有一支族人,其中一位還是朝中的禮部侍郎吧?他家中好似也有桑田吧?”

 劉永銘品中所說之人就是禮部侍郎杜春秋。

 杜春秋與杜春琦都是京兆杜家,但杜春琦住在長安城,杜春秋住在商洛府。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

 劉永銘又問道:“知道買家是誰嗎?”

 “也是姓杜,但好似不是我們上洛的。聽說也很有勢力,說是開票號的。”

 商洛府比較特別,由於歷史沿革問題,首府治所其實是在上洛縣,而不是在商洛縣。

 能一口吞下杜春秋家那麼多桑田的人並不多。

 婦人口中開票號的杜家分明說的就是杜春琦那一支。

 杜春琦是個人精,他買地並不是為了紡織絲綢,而只是單純的為杜春秋擔風險。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好已經與杜家寫了斷絕書的杜春秋。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來長安城時杜家人知道麼?或者這麼問吧,被朝廷欠大頭的應該是桑田最多的杜家呀,要鬧也應該是他們家先鬧,如何你們倒還先來了呢?”

 婦人一聽

 便急了,她向前跪走了幾步,委屈著說道:“大老爺!我們冤枉呀!那杜家他、他、他們根本就沒有出過生絲呀!”

 “什麼?沒出過生絲?工部沒向他們徵收嗎?”

 “沒有呀!全都平攤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身上了,我們每戶人家得多上繳兩擔出來呢!原以為是好事,可以多得些銀子,可、可、可官府那裡發下來的銀子連一成都不到呀!”

 劉永銘連忙問道:“他們的桑田不是最多的嗎?如何沒有分攤到他們?朝廷也不可能連一成都撥不到呀!”

 “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那一家姓杜的與長安城一個叫什麼東宮的人有點什麼關係。走了關係以後,地方衙門就沒收過他們的生絲,全攤在了我們的身上。而且、而且朝廷上面有撥下部份生絲款來,但幾乎都被做票號的杜家給收走了!”

 劉永銘呸了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家都沒上繳生絲,朝廷憑什麼給他們家生絲款!”

 “大老爺明鑑呀。官府只是不徵收他們家的生絲,不是他們家沒有份額,份額只是被攤到了我們這些百姓的身上。官府那裡的名冊上還是有他杜家的名的,因為他們家桑田佔地大,所以生絲款撥下來的時候,也是先撥發給的他們家的!”

 劉永銘鼓了一肚子的氣:“杜家都沒上繳生絲,官府如何還會給他們家發銀子?這銀子他們家也敢收?當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嗎?”

 “侯知府來前走後都沒一個好官……這事民婦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了!”

 “好你個惡婦,定是你仇恨他們杜家有錢,所以才在本王面前編排一通,如此血口噴人也不怕本王拿了你問罪?”

 這個婦人所說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

 劉永銘又問道:“知道買家是誰嗎?”

 “也是姓杜,但好似不是我們上洛的。聽說也很有勢力,說是開票號的。”

 商洛府比較特別,由於歷史沿革問題,首府治所其實是在上洛縣,而不是在商洛縣。

 能一口吞下杜春秋家那麼多桑田的人並不多。

 婦人口中開票號的杜家分明說的就是杜春琦那一支。

 杜春琦是個人精,他買地並不是為了紡織絲綢,而只是單純的為杜春秋擔風險。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好已經與杜家寫了斷絕書的杜春秋。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來長安城時杜家人知道麼?或者這麼問吧,被朝廷欠大頭的應該是桑田最多的杜家呀,要鬧也應該是他們家先鬧,如何你們倒還先來了呢?”

 婦人一聽

 便急了,她向前跪走了幾步,委屈著說道:“大老爺!我們冤枉呀!那杜家他、他、他們根本就沒有出過生絲呀!”

 “什麼?沒出過生絲?工部沒向他們徵收嗎?”

 “沒有呀!全都平攤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身上了,我們每戶人家得多上繳兩擔出來呢!原以為是好事,可以多得些銀子,可、可、可官府那裡發下來的銀子連一成都不到呀!”

 劉永銘連忙問道:“他們的桑田不是最多的嗎?如何沒有分攤到他們?朝廷也不可能連一成都撥不到呀!”

 “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那一家姓杜的與長安城一個叫什麼東宮的人有點什麼關係。走了關係以後,地方衙門就沒收過他們的生絲,全攤在了我們的身上。而且、而且朝廷上面有撥下部份生絲款來,但幾乎都被做票號的杜家給收走了!”

 劉永銘呸了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家都沒上繳生絲,朝廷憑什麼給他們家生絲款!”

 “大老爺明鑑呀。官府只是不徵收他們家的生絲,不是他們家沒有份額,份額只是被攤到了我們這些百姓的身上。官府那裡的名冊上還是有他杜家的名的,因為他們家桑田佔地大,所以生絲款撥下來的時候,也是先撥發給的他們家的!”

 劉永銘鼓了一肚子的氣:“杜家都沒上繳生絲,官府如何還會給他們家發銀子?這銀子他們家也敢收?當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嗎?”

 “侯知府來前走後都沒一個好官……這事民婦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了!”

 “好你個惡婦,定是你仇恨他們杜家有錢,所以才在本王面前編排一通,如此血口噴人也不怕本王拿了你問罪?”

 這個婦人所說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

 劉永銘又問道:“知道買家是誰嗎?”

 “也是姓杜,但好似不是我們上洛的。聽說也很有勢力,說是開票號的。”

 商洛府比較特別,由於歷史沿革問題,首府治所其實是在上洛縣,而不是在商洛縣。

 能一口吞下杜春秋家那麼多桑田的人並不多。

 婦人口中開票號的杜家分明說的就是杜春琦那一支。

 杜春琦是個人精,他買地並不是為了紡織絲綢,而只是單純的為杜春秋擔風險。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好已經與杜家寫了斷絕書的杜春秋。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來長安城時杜家人知道麼?或者這麼問吧,被朝廷欠大頭的應該是桑田最多的杜家呀,要鬧也應該是他們家先鬧,如何你們倒還先來了呢?”

 婦人一聽

 便急了,她向前跪走了幾步,委屈著說道:“大老爺!我們冤枉呀!那杜家他、他、他們根本就沒有出過生絲呀!”

 “什麼?沒出過生絲?工部沒向他們徵收嗎?”

 “沒有呀!全都平攤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身上了,我們每戶人家得多上繳兩擔出來呢!原以為是好事,可以多得些銀子,可、可、可官府那裡發下來的銀子連一成都不到呀!”

 劉永銘連忙問道:“他們的桑田不是最多的嗎?如何沒有分攤到他們?朝廷也不可能連一成都撥不到呀!”

 “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那一家姓杜的與長安城一個叫什麼東宮的人有點什麼關係。走了關係以後,地方衙門就沒收過他們的生絲,全攤在了我們的身上。而且、而且朝廷上面有撥下部份生絲款來,但幾乎都被做票號的杜家給收走了!”

 劉永銘呸了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家都沒上繳生絲,朝廷憑什麼給他們家生絲款!”

 “大老爺明鑑呀。官府只是不徵收他們家的生絲,不是他們家沒有份額,份額只是被攤到了我們這些百姓的身上。官府那裡的名冊上還是有他杜家的名的,因為他們家桑田佔地大,所以生絲款撥下來的時候,也是先撥發給的他們家的!”

 劉永銘鼓了一肚子的氣:“杜家都沒上繳生絲,官府如何還會給他們家發銀子?這銀子他們家也敢收?當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嗎?”

 “侯知府來前走後都沒一個好官……這事民婦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了!”

 “好你個惡婦,定是你仇恨他們杜家有錢,所以才在本王面前編排一通,如此血口噴人也不怕本王拿了你問罪?”

 這個婦人所說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

 劉永銘又問道:“知道買家是誰嗎?”

 “也是姓杜,但好似不是我們上洛的。聽說也很有勢力,說是開票號的。”

 商洛府比較特別,由於歷史沿革問題,首府治所其實是在上洛縣,而不是在商洛縣。

 能一口吞下杜春秋家那麼多桑田的人並不多。

 婦人口中開票號的杜家分明說的就是杜春琦那一支。

 杜春琦是個人精,他買地並不是為了紡織絲綢,而只是單純的為杜春秋擔風險。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好已經與杜家寫了斷絕書的杜春秋。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來長安城時杜家人知道麼?或者這麼問吧,被朝廷欠大頭的應該是桑田最多的杜家呀,要鬧也應該是他們家先鬧,如何你們倒還先來了呢?”

 婦人一聽

 便急了,她向前跪走了幾步,委屈著說道:“大老爺!我們冤枉呀!那杜家他、他、他們根本就沒有出過生絲呀!”

 “什麼?沒出過生絲?工部沒向他們徵收嗎?”

 “沒有呀!全都平攤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身上了,我們每戶人家得多上繳兩擔出來呢!原以為是好事,可以多得些銀子,可、可、可官府那裡發下來的銀子連一成都不到呀!”

 劉永銘連忙問道:“他們的桑田不是最多的嗎?如何沒有分攤到他們?朝廷也不可能連一成都撥不到呀!”

 “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那一家姓杜的與長安城一個叫什麼東宮的人有點什麼關係。走了關係以後,地方衙門就沒收過他們的生絲,全攤在了我們的身上。而且、而且朝廷上面有撥下部份生絲款來,但幾乎都被做票號的杜家給收走了!”

 劉永銘呸了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家都沒上繳生絲,朝廷憑什麼給他們家生絲款!”

 “大老爺明鑑呀。官府只是不徵收他們家的生絲,不是他們家沒有份額,份額只是被攤到了我們這些百姓的身上。官府那裡的名冊上還是有他杜家的名的,因為他們家桑田佔地大,所以生絲款撥下來的時候,也是先撥發給的他們家的!”

 劉永銘鼓了一肚子的氣:“杜家都沒上繳生絲,官府如何還會給他們家發銀子?這銀子他們家也敢收?當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嗎?”

 “侯知府來前走後都沒一個好官……這事民婦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了!”

 “好你個惡婦,定是你仇恨他們杜家有錢,所以才在本王面前編排一通,如此血口噴人也不怕本王拿了你問罪?”

 這個婦人所說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

 劉永銘又問道:“知道買家是誰嗎?”

 “也是姓杜,但好似不是我們上洛的。聽說也很有勢力,說是開票號的。”

 商洛府比較特別,由於歷史沿革問題,首府治所其實是在上洛縣,而不是在商洛縣。

 能一口吞下杜春秋家那麼多桑田的人並不多。

 婦人口中開票號的杜家分明說的就是杜春琦那一支。

 杜春琦是個人精,他買地並不是為了紡織絲綢,而只是單純的為杜春秋擔風險。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討好已經與杜家寫了斷絕書的杜春秋。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來長安城時杜家人知道麼?或者這麼問吧,被朝廷欠大頭的應該是桑田最多的杜家呀,要鬧也應該是他們家先鬧,如何你們倒還先來了呢?”

 婦人一聽

 便急了,她向前跪走了幾步,委屈著說道:“大老爺!我們冤枉呀!那杜家他、他、他們根本就沒有出過生絲呀!”

 “什麼?沒出過生絲?工部沒向他們徵收嗎?”

 “沒有呀!全都平攤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身上了,我們每戶人家得多上繳兩擔出來呢!原以為是好事,可以多得些銀子,可、可、可官府那裡發下來的銀子連一成都不到呀!”

 劉永銘連忙問道:“他們的桑田不是最多的嗎?如何沒有分攤到他們?朝廷也不可能連一成都撥不到呀!”

 “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那一家姓杜的與長安城一個叫什麼東宮的人有點什麼關係。走了關係以後,地方衙門就沒收過他們的生絲,全攤在了我們的身上。而且、而且朝廷上面有撥下部份生絲款來,但幾乎都被做票號的杜家給收走了!”

 劉永銘呸了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家都沒上繳生絲,朝廷憑什麼給他們家生絲款!”

 “大老爺明鑑呀。官府只是不徵收他們家的生絲,不是他們家沒有份額,份額只是被攤到了我們這些百姓的身上。官府那裡的名冊上還是有他杜家的名的,因為他們家桑田佔地大,所以生絲款撥下來的時候,也是先撥發給的他們家的!”

 劉永銘鼓了一肚子的氣:“杜家都沒上繳生絲,官府如何還會給他們家發銀子?這銀子他們家也敢收?當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嗎?”

 “侯知府來前走後都沒一個好官……這事民婦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了!”

 “好你個惡婦,定是你仇恨他們杜家有錢,所以才在本王面前編排一通,如此血口噴人也不怕本王拿了你問罪?”

 這個婦人所說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

 於是杜春秋就以週轉不靈為名,賣掉了家裡的所有桑農及部份田畝。

 這樣一來,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便不會只盯著他杜家不放了。

 這事同是商洛人的步青雲曾與劉永銘閒聊時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