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品

第947章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換了主人(第2頁)

  聽著袁可立的話,崇禎才知道此行的真正目的。

  這座王宮後世稱之為瀋陽故宮,僅存的兩座皇家宮殿建築群,集滿、漢、蒙建築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如袁可立所講,無論是拆還是維護,都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至於說再修建一下,以後來避避暑,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除非是腦子有病,在這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誰沒事跑一兩千里路來這邊避暑,小冰河時期的夏天北京城能熱到哪裡去?

  “袁愛卿,這裡作為傳道授業之所,你覺得怎麼樣?”

  袁可立有些錯愕,他沒有搞明白皇帝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效仿南雍,在這裡設立國子監的分院?”

  “大差不差,但還是有所區別的。朕已經有了對策,包括各地的藩王府、郡王府等都有用處。”

  此話一出,袁可立眼中疑惑之色更深了。

  大明各地藩王府、郡王府少說也有數百座之多,個個面積都極大,怎麼利用,這事內閣和六部已經商討了許多次了,均是拿不定主意。

  現在皇帝說已經有了對策,這讓他有些驚疑。

  “全民讀書?”

  想著傳道授業,一個念頭突然從袁可立心頭升起,隨即眼中滿是震撼之色。

  讀書可以明心、開智……哪怕是隻讀過一年書,都比沒讀過書的人多條路。

  這是盛世開端……

  來不及多想,就聽見皇帝繼續道:“既然來了,那就帶朕轉轉吧,領略一下這集漢、滿、蒙三方的建築藝術。”

  “臣遵旨!”

  袁可立躬身回應著,然後在前面帶路:“陛下,這王宮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努爾哈赤時所建,諸如大政殿和十王亭、罕王宮。

  皇太極繼位之後並沒有搬進來,而是將自己的四貝勒府改建,續建了鳳凰樓、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等等大內宮闕,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王宮。”

  ……

  一路觀賞著,袁可立一邊介紹著,宛如一名導遊,最後停在了一座大殿前:“陛下,這裡就是皇太極的議政之地,

  仿大明皇極殿所建,五間九檁硬山式,闢有隔扇門,前後出廊,圍以石雕的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