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聞墨卿 作品

第521章 儒家叔侄


齊國因為大力發展商業,為了方便貨物運輸,國內的道路修得倒是很是不錯,以古尋慢騰騰的性子,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就來到了桑海這座濱海之城。

它坐落於東海之濱,從地圖上看,大致算是位於即墨城的正下方,比較靠近齊楚邊界的地方。

這個年代基本沒有什麼海運一說,所以桑海儘管臨海,但並沒有貨運碼頭,只存在一些捕魚船,規模不大,同時也不處於交通要道,理所當然的,繁榮程度一般,不過物資卻頗為豐沛,本地的海味美食也頗為有名,再加上有小聖賢莊在,學術氛圍也很濃郁,整體來說算是在七國中都排的上號的大城池。

甚至於在很多人看來,韓國的國都新鄭都不如桑海。

這也是事實,新鄭除了地理位置屬於中原腹地這一點值得一吹之外,其他的都一塌糊塗,真的不如桑海城。

這座濱海城市的城區大體上呈現規則的正方形,縱橫長度都不小於一千二百丈,在城池南面是一座傍海小山,海拔不達百丈,而儒家聖地小聖賢莊就坐落在這座小山上,當然,小聖賢莊的地盤不止是這座山,山腳下的大片區域都屬於它。

將小聖賢莊也算進城區的話,基本上桑海城就比各國王都的面積都要大了。

不過桑海城周邊沒有像都城那樣有著龐大的城外坊市,以及村莊鎮落。

若是爬上山峰,登高望遠,極目四方,鱗次櫛比的房舍高樓和接天一線的無垠大海交相輝映,蔚然成景,尤其是日落日出之時,海面反射著耀眼的陽光,天海一色,宛如煌煌大日照映在眼前,令人心潮澎湃,豪氣頓生。

可惜小聖賢莊不是旅遊景點,鮮少接待訪客,所以這些盛景一般只有儒家弟子才能親眼目睹。

就在古尋即將抵達桑海之時,這裡的本地勢力也如薊城和臨淄一樣,早早的得到了消息。

唯一的區別就是,桑海城的勢力沒有那麼花裡胡哨,就只有一個——儒家,小聖賢莊。

所以,真正知道古尋消息的其實也只有小聖賢莊的當代掌門人——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