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聞墨卿 作品

第四百七十八章 薊都(第2頁)


這個時代本就少有人會出遠門,更何況這大冬天的,以普通馬車的保暖性能,只怕會生生凍死人,路上自然只有寂靜無聲。



不過少有畢竟不是沒有,有些人儘管不想這個時候趕路,卻不得不走,比如燕太子丹,有的人則壓根不懼嚴寒,反而就是欣賞這股萬籟俱寂的森冷,比如古尋。

燕丹按照秦國的要求,老老實實的踏上了前往咸陽的旅程,而古尋二人也在預料的時間內,抵達了薊都。

和邯鄲那時的情景一樣,古尋的到來又一次吸引了薊都內絕大多數勢力的注意力,呃……其實主要也就兩家。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百家顯學墨門,六指黑俠甚至早在古尋抵達之前就得到了消息。

除此之外,就是燕王喜的弟弟,也是燕國的實權封君,雁春君,他之前和燕太子丹一同輔佐燕王喜處理朝政,現在沒了燕丹的制衡,權勢愈發熾盛,不過和韓國那種大將軍姬無夜本身的權力就已經為韓王安所忌憚不同,燕王喜在位多年,期間也從不存在什麼一手遮天的權臣,所有的權力盡歸與他自己一人,雁春君也好,太子丹也好,都是他自己選擇了放權於其人,但只要他想,隨時都可以收回這份權力。

儘管算不上是權臣,但是雁春君還是憑藉著自己在燕王喜面前的地位,成功的勾搭了上了羅網,成為了羅網在燕國的最大合作伙伴。

不過說實話,羅網對燕國實在不怎麼上心,重視程度甚至都不如韓國,因為燕國是秦國攻略目標中,最靠後的國家之一,地處偏遠,國力衰微,根本沒有抵禦秦國的能力,只需要埋顆釘子,確保燕國不過暗戳戳的參與什麼合縱伐秦的行動就好。

再加上墨家在這的勢力太強,羅網也得退避三舍。

除了這兩家勢力之外,薊都也就基本不存在有資格接觸古尋這種層次的勢力了,歸根結底是墨家在這裡勢力太突出了。

哦,差點忘了,還有一個勢力有資格知道,那就是燕王喜本人,身為一國之君,自然應當知道城中大的變故,尤其是古尋這種危險分子入城。

不過,這年頭沒有什麼特務組織一說,王權的耳目實際上十分閉塞,別說都城之外,就是王宮之外的事,如果有人存心隱瞞了,說不準君王楞能被瞞個十年八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