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聞墨卿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書同文(第2頁)

 而且這年頭家裡有讀書人的,有藏書的,普遍都不是一般人家。 

 這種人,你要是查出了他們使用舊字的證據還好,要是沒查出來,那自己的樂子就大了。 

 其二呢,是文字本身就不好規範。 

 正常情況下,除非是特意臨摹並且花上好一段時間學習,否則的話很難寫出和別人一樣的文字。 

 後世的簡化楷體字,寫起來尚且千人千樣,更遑論複雜得多的篆體字。 

 那馬車和量器,只要造出了標準件,工匠很容易就能原樣復刻完全一致的——除非工匠手藝太差。 

 當然了,朝廷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寫得那麼標準,肯定允許有偏差,但是……這個分寸怎麼把握呢? 

 而且有偏差,本身就會不自覺的破壞標準。 

 七國的文字因何而來? 

 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幾國都閒了沒事,非要把周王朝訂好的規範文字改改使用才舒服嗎? 

 都是華夏族裔,誰閒了沒事會拿文字較勁呢? 

 還不是因為字兒不好寫,普遍寫不標準,再加上地域流通性差,最終演變為了區域性的文字偏差,從而冒出了一些各國獨有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