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五九四章 駐歐公使(第2頁)

 拿破崙三世在這封信中暗暗指出英國人是雙方共同的敵人。

 雖然他們現在還在與英國人組成聯軍,一起對付沙俄。

 不過拿破崙三世從來都是將英國當做法國最大的敵人。只是現在的英國實在是太強大了,是法國人所無法撼動的。

 拿破崙三世在軍事上比他的叔叔差了十萬八幹裡,但是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卻非常有天賦。

 比如這次的克<span>裡</span>米亞戰<span>爭</span>,沙俄終將實力大損,神<span>聖</span>同盟破碎,法國人無疑是那個最大的贏家。

 英<span>國</span><span>人</span><span>得</span><span>到</span><span>了</span><span>什</span><span>麼</span>?

 他們只不過維持了自己霸主的地位。奧斯曼人非常忌憚英國人,此戰之後,他們將更加倒向法國。

 在法國打開局面之後,容閎趕到了維也納,<span>這</span><span>裡</span><span>哈</span><span>布</span><span>斯</span><span>堡</span><span>家</span><span>族</span>的大本營,英法都是歐洲新興勢力的代表。

 那些控制力歐洲上幹年的歐洲王室勢力依然不容小覷。

 在維也納,容閎見到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這位仁兄雖然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的壽命很長,經歷也非常豐富。

 他擁有很多光鮮的頭銜,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皇帝、19世紀到20世紀初<span>中</span><span>歐</span><span>和</span><span>南</span><span>歐</span><span>的</span><span>統</span><span>治</span>者。

 他是神聖羅馬帝國未代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孫、弗蘭茨·卡爾大公長子、斐迪南一世之侄,其母為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索菲公主。

 此時他剛剛娶了大名鼎鼎的巴伐利亞茜茜公主。

 奧匈帝國與華族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聯繫,因為奧匈帝國並非是一個海洋國家,他們唯一的出海口要經過多瑙河通過黑海。

 而奧匈帝國也不依賴海外貿易。他們擁有廣袤的國土,阿爾卑斯山脈豐富的礦產資源,讓奧匈帝國的重工業非常發達。

 另外他們的畜牧業也是經濟的主要來源之一。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所以願意見容閎,是因為他對東方的絲綢、瓷器非常感興趣。

 而這些東西,他們通常都要從英國人那裡進口。如果能夠直接與華族展開貿易,那豈不是可以為奧地利皇室開闢一個新財源。

 不要以為這些歐洲王室都是土豪。實際上他們也要為錢發愁的。

 有很多猶太金融家就專門為這些王室提供貸款服務。

 他們為了維護王室的禮節,在平時的花費是非常大的。

 容閎畢竟是<span>在</span>歐美遊學<span>過</span>的,非常清楚歐洲王室的禮儀。他為每一個<span>王</span>室貴族都準<span>備</span>了不同的禮物。

 畢竟我中華物產豐富,有特色的商品種類繁多。其實這就是為華族產品打廣告。

 董良一直對新佔領區採用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但是華族卻又一直在打仗,要知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打仗的錢從哪裡來,建立工業體系同樣需要海量的啟動資金。

 打土豪分田地是可以繳獲一部分資金,但是不足以彌補空缺。

 華族的主要經濟<span>來</span><span>源</span>還是貿易。董良為什麼第一步先佔領沿海地區,一方面是利用好華族的海軍優勢,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為<span>了</span>壟斷原本的東西方貿易。

 哪怕是經過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在東西方貿易中,東方都是順差的地方。

 為了調和這種貿易順差,董良甚至會拿出一部份錢財,對外購買糧食、鋼鐵等戰爭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