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三二五章 福建戰場(一)(第2頁)

  他會有目的地與這些百姓交談,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

  “老師,我認為,我們即使在這裡進行土改了也改變不了根本問題,這裡的土地矛盾已經上升為人口過多與土地過少之間的矛盾,去除地主剝削的那一部分依然不能滿足百姓需求。”

  董良點了點頭,面帶微笑地問道:“那你覺得應該如何做?”

  一旦進入了老師的角色,董良的狀態就非常好。

  就是眼前的戰事都更加的明朗。

  他現在可不是在裝逼,而是在等……

  “學生以為有上中下三策,這下策就是控制人口的數量,王朝更替的時候,人口銳減,土地矛盾也就緩解。”

  “這下策與我華族的政策背道而馳,是萬萬不可採用。”插話的人是周如龍,周騰虎的長子,這孩子已經要十五歲,在少年班中年齡較大,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家學淵源,底子非常紮實。

  周如龍在少年班中是蘇達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所以說這是下策,中策就是推廣使用鳥糞肥,改良種子,按照我們在西表島上的經驗,鳥糞肥可以將糧食的產量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可以緩解土地不足糧食短缺的問題。”

  只不過這個方案有還不能治本,因為只要糧食足夠,這些百姓還會生更多的孩子。

  這一次沒有人打斷蘇達,大家都盯著他,等他說出自己的上策。

  “上策就是大規模地移民,這樣不僅能夠緩解人口的壓力,還能夠擴張我華族文明。”

  移民擴張的政策是董良今後要做的事情,他並沒有公開講過。

  但是蘇達卻能夠準確地講出來,這讓董良感到非常欣慰,看樣子這傢伙真正理解了董良的思想。

  董良目光深邃地看向前方的福寧城。

  華夏的百姓非常勤勞,也不缺少開拓精神,要不然又不會有幾百萬閩粵人闖南洋。

  都是眼前的這個滿清官府,為了自己的權力,給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編制了一張封建牢籠。

  就在這個時候東邊的海面出現了一道道煙柱。

  塔讀@
  這是第一艦隊的主力來了,他們被從閩江口召喚過來,就是為了協助董良拿下這幾座沿海的府縣。

  “老師,我們的艦隊來了,您是在等他們吧。”王小虎道。

  他早就已經猜到了董良的戰術,這個少年一開始的時候就嚷嚷著要進軍校,結果王老漢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