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良 作品

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年瑤寨(第2頁)

  寨子裡也不全是吊腳樓,只不過程煜剛才隔著山坡能看見的只有那幾座吊腳樓而已。寨子裡的瑤族建築,全都是依山而建,平緩的山坡上,就是普通的土木樓房,最高的不過三層,多數都是隻有一層的房屋。那些吊腳樓都是在山坡的最高處,由於坡勢陡峭了些,所以才建成正面看去是吊腳樓,後邊卻是建在更高的山坡平地上的模樣。

  頗有些年代感,破敗的土牆和隱藏其中用以支撐的木頭立柱,頂部都是些土窯燒製的土瓦,這一切,看起來都跟現代社會完全不沾邊。

  只是間或能夠看見一兩處房屋的頂部覆蓋有塑料布的情形,才讓程煜感到這的確是在現代社會之中的落後村落,即便是相隔甚遠,程煜也能看得出,那些房屋之中,似乎有超過半數都已經破敗不堪,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了。殘垣斷壁的情況也並不乏見。

  這倒也並不稀奇,正如阿德之前介紹的,就在不遠的幾十年前,這座瑤寨裡還有近千戶人家,但解放前就有大量的青壯被徵兵離開了寨子,絕大多數都沒有再回來。近二三十年年輕人又紛紛開始離開瑤寨出外務工,這瑤寨裡的房屋自然就沒什麼人居住了。

  就連山谷四周坡地上的梯田,尤其是向北和向東的兩片山坡之上,雖然還能看得出梯田原本的模樣,但久疏打理,早已雜草叢生,估計再要不了幾十年,就會徹底被雜草灌木所湮沒。只有更靠近宅子的西南二面的梯田,還是有人耕種的模樣。只是也種的不太密集,看得出來,寨子裡真的不剩下什麼人了。

  按照阿德的介紹,寨子裡大概還有一百多人,多數都是老弱婦孺,青壯有一大半都在外務工。

  逢年過節當然還會回來,可平日的生活早已不在這裡。那些老人也都無意搬出去,原因大概都和阿德的父母相彷。在這裡,還能自耕自種勉強過活,兒女回來的時候再帶些城裡的物資,相對而言生活成本極低。可要是跟隨兒女出山進城,且不談租房之類的開銷,光是這些老人無活可做,完全要憑兒女養活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們不堪重荷。是以,瑤寨的年輕人無論多想讓父母安享晚年,卻也都只是有心無力而已。能夠多回來看看老人們,就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沿著那道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代人才一點點修建起來的青石臺階,程煜緩步而下,一邊走,一邊仔細的觀察著寨子裡的情況。

  遠遠的,可以看到寨子裡有人影走動,再往下走一點,又能看見靠近寨子的最底部的梯田當中,居然也有句僂著身影耕種收割的瑤人。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是瑤人,是因為他們的裝扮雖然不可能像電視裡看到的那麼誇張,但從衣服的款式來看,跟現代社會也頗有點格格不入,一看就是少數民族自己特有的服飾特點。

  程煜停下了腳步,他不打算繼續往裡走了,至少,他並不打算在那些瑤族人的面前出現。

  不出意外,程傅昨天就已經來到了這座瑤寨。

  根據程煜目前得到的信息,程傅在集鎮上肯定是僱了人租了車帶他們進山的,到剛才手機信號開始出現的地方,程傅撥打了一個電話,不出意外,這是在通知接應他們的人。而這個接應者,九成是這座瑤寨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