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月荼 作品

第1770章 國家之幸,百姓之福(第2頁)

  “顧大人是哪裡人?”

  “顧某乃乾州人士。”

  “乾州倒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雲公子和縣主若是有空,可以去乾州轉轉,我們那兒風光倒也是不錯的,雖不及江州,但也很有特色。”

  雲洛川笑著說:“若是有機會,我們一定去轉轉。”

  寒暄了一陣後,三人又聊到了同源縣。

  “我雖然剛來江州不久,但也瞭解了一下,同源縣是江州下頭最窮的一個縣,地貧山多,路不好走,年年虧空,百姓的日子也很不好過。”

  江州下頭的大多數縣都能種茶葉,如今靠著賣茶,百姓日子都好過了些。

  唯獨這同源縣地處偏僻之地,山高林密,地也少,也無人種茶,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沈婉道:“我們這次去了同源縣,也算是實實在在地見識到了同源縣的貧困,因為窮賣兒賣女已經成常態,還有農夫在官道上攔路打劫。”

  顧右之聽得眉頭緊蹙,“作為一州知府,本官也是想要改變同源縣的現狀,讓同源縣的百姓日子好過些。”

  “是我剛到江州,一切都還沒有摸透,衙門之中積壓的公務也都還沒有處理完。等忙完這一陣兒,本官也打算親自去同源縣走走,想出一個章程來。”

  聞言,沈婉看著顧右之道:“顧大人心繫江州境內的所有百姓,實乃江州百姓之福。”

  顧右之慚愧道:“顧某初來乍到,都還未能給江州百姓做些什麼,縣主這麼說,顧某受之有愧。”

  雲洛川道:“顧大人雖然還未做,但是有這份心已經是很難得了。”

  “我有一友,乃剛上任的同源縣縣令,他一心也想為百姓做事實,為同源縣的百姓尋得一條出路,如今已經尋得,在進行之中了。”

  顧右之哦了一聲,看著雲洛川問:“不知道同源縣令尋到的是何路?”

  雲洛川看向了沈婉,同源縣要走什麼樣的路是她提出的,她來說自然能說得更清楚。

  沈婉道:“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同源縣雖然因為山多而貧,但那連綿大山卻也是同源縣的寶貴資源,只要合理利用,便能讓同源縣的百姓靠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