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時代變遷(第3頁)

  觀察片刻離開,取出銀錠輕輕揉捏,成了嶄新的標準的銀幣。

  銀幣正面銘刻的人像並非皇帝,而是盤膝打坐的道士,反面銘刻高山峻嶺,雲霧繚繞,設計精美。

  崑崙大街。

  貫通京城直達皇宮的主幹道,寬度二十餘丈,完美延續了大就是美、多就是好。

  甲十三號。

  牙行與當年變化不大,或許還遵守某種故老相傳的規矩,然而聽著座鐘叮叮噹噹的響聲,也不知行業傳承還能堅持多久。

  周易剛進門,衣衫就落入中年牙人眼中,當即將手中客人交給徒弟,走過來恭敬詢問。

  “不知道長需要買什麼?”

  周易說道:“一間店鋪。”

  “道長請來包廂詳談。”

  牙人躬著身子領路,大周自太祖至今崇道,再加上道人多富裕,在尋常人眼中值得敬重。

  包廂佈置的古香古色,紅木桌椅,山水畫卷,檀香嫋嫋青煙。

  雙方落座,牙人詢問:“道長,不知要什麼價位的宅子?”

  “寧德坊,價錢無所謂。”

  周易儲物袋中多的是金銀珠寶,任意拿出來就是數百上千年的古董,只要活的足夠久,當年幾文錢的瓶瓶罐罐也價比黃金。

  接過牙人遞來的目錄,逐個店鋪查看過,選了距離故居較近的一處,作價兩萬五千兩。

  一個時辰後。

  衙門立過字據,更換戶主姓名,錢貨兩訖。

  周易發現白雲觀道士身份,在大周頗為好用,省去了諸如排隊之類的麻煩。

  於是化假為真造了個度牒,身份就是隨師尊久在山中修行,初入凡塵俗世歷練。

  又施了個幻術,從衙門拿到了戶帖。

  寧德坊。

  庭院。

  周易捏斷鏽成一體的鐵鎖,推門進去見到遍地灰塵落葉,牆皮斑駁脫落,正屋和東廂房已經塌了。

  “貧道這千年故居,歷經四個朝代,竟然沒讓人佔了去。”

  “如此看來,一些凡俗故人還有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