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抹記憶 作品

第2444章(第2頁)

    索科夫心裡在想,後世由於電影拍攝水平的提升,拍攝時間是越來越短,一部大片也許拍個半年到十個月就能完成。而這個時代的電影,一是拍攝水平落後,二是導演精益求精,所以一部大片拍攝個兩三年是家常便飯。他至今還記得,華夏著名的戰爭電影《三大戰役》,就前後拍攝了五年時間,無論是特型演員,還是戰爭的大場面,都是無可挑剔,從而被譽為“空前絕後”的軍事鴻篇鉅製。

    “米沙,”阿西婭用手肘碰了碰索科夫的手臂,低聲問道:“你覺得這部電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拍攝完成?”

    索科夫記得這部黑白片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在1949年上映的,雖說如今距離1946年只剩下兩個月的時間,但中間還是有長達三年的時間。想到這裡,他低聲地回答說:“阿西婭,我覺得這部電影如果拍攝順利的話,大概在1949年能夠上映。”

    “啊,要等那麼長時間。”阿西婭對電影的拍攝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在她的心目中,這樣的電影就算是大製作,充其量花費一年的時間就能拍攝完成。如今聽到索科夫說要等到1949年,多少有些懷疑地說:“你不會是隨口說的吧?”

    “阿西婭,這一點我可以幫米沙作證,他的確沒有亂說。”雅科夫對阿西婭說道:“來這裡之前,我曾經問過彼得羅夫導演,他說這部電影是個大製作,他會努力在1948年中旬拍攝完成,並儘快進行剪輯,作為獻給我父親七十大壽的禮物。”

    索科夫聽到雅科夫這麼說,立即聯想到另外一部《攻克柏林》,也是1949年出品的,想必都是影視工作人員獻給史達林七十大壽的禮物。“雅沙,我想問你一件事。”

    “什麼事兒?”

    “剛剛來車站之前,我曾經和愛森斯坦副導演聊過,完全可以在拍攝《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同時,再拍攝一部《攻克柏林》。”索科夫說出這話過後,生怕得不到雅科夫的支持,又繼續說道:“要知道,如今戰爭剛結束幾個月,柏林城內還是一片廢墟,非常適合我們拍攝戰爭場面。要是過上兩三年,柏林城內被炮火所摧毀的建築物得以重建,那麼再想拍攝,就需要利用搭建佈景來表現當初的戰爭場面,到時就要多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了。”

    “米沙,你可能還不知道。”雅科夫聽索科夫說完後,臉上露出了驚愕的表情:“我今天和彼得羅夫導演閒聊時,他也曾經提到過拍攝《攻克柏林》這部電影的時候,他的說法和你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如果我不是知道,你們兩人根本不認識,就會懷疑你們是不是事先通過氣。”

    索科夫呵呵地乾笑兩聲,隨後說道:“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呢,不知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雅科夫說道:“他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好相處。”

    聽雅科夫這麼說,索科夫忍不住又要呵呵了。他心裡暗想,只要知道雅科夫身份的人,對他所表現出的態度,都是非常友善的,誰也不會隨便去得罪最高統帥本人的兒子。

    不過這些事情,索科夫心裡明白就行了,他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他停頓了片刻,試探地問:“雅沙,那彼得羅夫導演有沒有說,他準備什麼時候開始拍攝《攻克柏林》這部電影呢?”

    “我看他的意思,大概是希望越快越好。”雅科夫說完這話後,微微皺了皺眉頭,有些擔憂地說:“兩部題材雷同的戰爭電影,如果先後上映,你覺得觀眾們會買賬嗎?”

    對於雅科夫提出的問題,索科夫覺得根本就不是問題。如今又不是市場經濟時代,電影的好壞取決於觀眾的喜愛。這種由史達林親自過問的電影上映,各企事業單位肯定會優先做出反映,組織人員進行包場。哪怕一張電影票就兩個戈比,恐怕也能賣出上千萬盧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