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抹記憶 作品

第2097章(第2頁)

   索科夫聽西多林這麼說,心裡不禁苦笑連連,暗說英國人不是不想支援華沙,但問題是他們此刻是有心無力。不管是米國還是英國,正忙著開展“花園市場行動”,哪裡有兵力和足夠數量的飛機,來為華沙起義軍空投物資呢。

   花園市場行動的戰術主旨是藉由史上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奇襲,配合地面裝甲部隊快速移動的協同作戰,奪取荷蘭境內主要河川上仍由德軍控制的一系列橋樑;而戰略目標則是在奪得這些橋樑的控制權後,讓盟軍得以跨越來茵河這個德國邊境上最後的天然屏障,趁德軍尚未站穩之際,在短時間內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然而,命運的天平一開始就傾向了德軍。由於情報的失誤,蒙哥馬利根本不知道,在盟軍預定著陸的地區,德軍已經部署了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兩個裝甲師和空降第1集團軍的部分部隊。

   尤其糟糕的是,盟軍發起空中突擊不過兩小時後,德軍空降第1集團軍司令庫特·斯圖登特大將便從一架打下的滑翔機中取得了一份盟軍的作戰命令。他立刻攜帶這份命令到b集團軍群總部去見總司令莫德爾,策劃德軍的反攻。在德軍的將領中,斯徒登特比任何人更熟悉荷蘭,也瞭解空降部隊的重大缺點—諸如在地面上欠機動以及缺乏重武器。最後,莫德爾選擇了安恆作為黨衛軍裝甲部隊一部的整訓地區,他們極力阻止盟軍空降部隊和裝甲部隊的會師。

   索科夫是瞭解這段歷史的,他覺得莫德爾遠在荷蘭,與蘇軍作戰的指揮官裡,沒有一個能力與莫德爾相匹配的,假如蘇軍在此刻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肯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戰果。

   “參謀長同志,”索科夫望著西多林說道:“我覺得英國人之所以不給華沙城內的起義軍空投物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他們如今沒有那麼多可以用來空投的運輸機;其次,前段時間他們對華沙城內實施空投時,遭到了德軍地面防空火力的打擊,損失了一些的飛機,從而使他們覺得應該避免這種無謂的犧牲,便停止對華沙城內起義軍的空投。”

   西多林聽完索科夫講的話,冷笑著說:“英國人的算盤打得真精,自己對華沙的支持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讓我們來代替他們付諸實施。”

   “我覺得如果華沙的起義者,如果可以繼續和德國人戰鬥下去,並取得最後的勝利。”波涅傑林忽然插嘴說:“到那個時候,克拉約夫軍的人所感激的對象,依舊是倫敦方面,而不是付出巨大犧牲的我們。”

   “你說得沒錯。”索科夫想到後世一片聲音譴責蘇軍,說就在華沙城外,卻始終按兵不動,聽任實力薄弱的起義軍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戰鬥。這明顯是歪曲事實,把倫敦方面的口頭支持當成了真事,而對為了華沙解放而付出代價的蘇軍,卻被他們黑得體無完膚:“若是他們能堅持到我軍最後佔領華沙,他們心中所感激的對象,估計還是那幫遠在倫敦的老爺們。”

   “司令員同志,我們今天的行動還是以擴大登陸場為主嗎?”西多林問道。

   “是的,參謀長同志。”索科夫點著頭說:“不管接下來的局勢如何變化,我們集團軍的任務就是在左岸的登陸場站穩腳跟,並想法將其擴大。等第65和第70集團軍合兵一處後,再向敵人發起新的進攻。”

   “司令員同志,你覺得我們什麼時候能拿下華沙?”西多林有些興奮地說:“如今我們在華沙附近部署了五六個集團軍的部隊,以這樣的實力,我覺得在九月底十月初,拿下華沙城,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但索科夫顯然沒有西多林這麼樂觀,他知道接下來會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華沙城內的起義軍,將在10月2號向德軍放下武器投降。也不知道自己這隻小蝴蝶的出現,會不會讓起義軍投降的時間延後。

   而到了十月中旬,正準備集中力量向華沙發起最後總攻的羅科索夫斯基,卻接到了史達林的命令,讓他把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職務移交給朱可夫,然後前往第二方面軍擔任司令員一職。而華沙的解放,要等到4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