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樓看風景 作品

第四百六十四章 巨坑裡的長公主(二百一十四)(第2頁)

 追肥的話,一噸能肥上十來畝。

 政策是真的很優惠,但也不是每個公社都有條件置辦養雞場或養豬場的。

 雞雖然吃的不多,但是養多了,很容易得雞瘟。

 養豬的難度係數也不小。

 實在是因為,豬的胃口就是個無底洞吶。

 飼養一頭育肥豬,從斷奶長到八十到一百公斤重,最少要用十個月以上的時間。

 到出欄之前,這些豬就要吃掉青料一千五百公斤,粗糧(麥麩、米糠、玉米粉之類)上千斤。

 要知道,生產隊分給社員的口糧,全年滿三千公分的成年人,也才能分到稻穀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

 尤大娘子也就在十里墳場附近的郊區農村轉了轉,又給自己整活了。

 既想要豬長得快,又不想讓豬吃掉大量的糧食能怎麼辦?

 答案——當然是讓它們吃飼料。

 哪怕後世不少人吐槽用飼料催肥的豬沒有小時候的豬肉味,可誰讓老百姓餐桌上性價比最高的肉還是豬肉呢。

 五個月就能出欄的大肥豬,還要什麼自行車?

 稍微瞭解了一下現有的豬飼料行業,尤大娘子發現,這又是一個被資本主義國家卡脖子的領域。

 沒奈何,還得繼續在十一級文明上薅羊毛。

 想做豬飼料就不是買生產線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裡面還涉及到了飼料配方。

 她以為花些村幣就不愁買不到飼料配方。

 哪裡知道,人家十一級地球村的養殖業都用的是精準營養飼料。

 精準營養飼料就是根據動物的需求和生長階段,定製不同的飼料配方,以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和動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