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章 穿越(第2頁)

    說起霍亨索倫家族,那是大名鼎鼎,不過恩斯特家和那個赫赫有名的普魯士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還是有些區別的,自己所在的家族是霍亨索倫的幼支,位於前世德國西南部,旁邊還有一支霍亨索倫家族的幼支-錫格馬林根,和自己所在的黑興根同屬施瓦本分支,這個錫格馬林根恰好恩斯特淺薄的知識裡有所瞭解。

    歷史上圖謀過西班牙王位,未來出過羅馬尼亞皇帝,這樣看來,除了自家,都是史書留名的顯赫家族。

    如果要問為什麼沒有黑興根霍亨索倫什麼事,嗯……因為歷史上的黑興根一系絕嗣了,但是,恩斯特的到來改變了歷史。

    在恩斯特還在整理腦回路和記憶時,康斯坦丁已經回過神來,開始詢問:“感覺好些了麼?恩斯特。”

    “是的,父親,我想睡一覺後我就可以又生龍活虎了。”恩斯特故作輕鬆的回應到。

    “沒有事就好,你未來是要繼承爵位的,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哪怕是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也無所謂,我不求你上進,但是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成長,平時要多注重休息,多吃健康的食物,不要學那些敗家子和紈絝子弟過度放縱……”

    巴巴拉拉說了一大堆,康斯坦丁才作罷,掖好恩斯特被子,囑咐好好休息,有事就呼叫僕人,才起身退出了房間。

    燭光微弱的閃爍著,照亮了幽暗的牆壁,房間裡陷入一片沉寂。

    恩斯特蜷縮在被子裡,讓身體更暖和一些,開始整理起了思緒。

    說起來,前世的恩斯特幹著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被公司派往非洲擔任工程顧問,在非洲的日子是無聊的,自己經常隨著工地遷徙。

    前世自己的工作的地方基本上是與世隔絕的荒郊野嶺,時常停電斷網,有時還會遇到供給短缺,好在工資還算過的去。

    在非洲的日子極大的改變了恩斯特的認知,恩斯特前世工作的地點是坦桑尼亞,一個遙遠的非洲國家。

    在坦桑尼亞工作的日子讓恩斯特重新認識了非洲。在沒有親自去非洲前,受到媒體和新聞的影響,恩斯特印象中,非洲是落後,貧窮,自然條件惡劣和動盪的代名詞。

    但正真工作和生活在那裡,恩斯特推翻了之前的想法,網絡上的信息大多以偏概全。

    單從環境來說,整個坦桑尼亞的溫度和降水條件就好過自己的老家華北平原。

    原本認知中非洲是酷暑難耐的,龐大的熱帶雨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撒哈拉那種地域龐大的沙漠深刻的映照在恩斯特腦海裡,但是到了坦桑尼亞,恩斯特發現這裡的溫度在十幾度到三十度之間,不冷不熱。每年雨季也是降水充沛,雨熱條件優良。

    坦桑尼亞是默默無聞小國,因為工作原因,恩斯特開始熟悉這裡,通過互聯網上的資料查詢,和實際對比,會發現這個國家出人意料。

    這裡雖然地處,但是因為高原地形,反而成為了宜居的地方,類似巴西高原。

    土地平坦,植被茂密,稀樹草原佔多數,這也改變了自己的認知,因為非洲的草原和自己傳統認知的草原發生了衝突。

    在沒有親眼見過稀樹草原之前,恩斯特腦海裡自然而然的把全世界的草原想象成蒙古草原那樣。

    但到了非洲,恩斯特看見了不一樣的景緻,稀樹草原可以說是樹木和草原結合的獨特景觀,看起來十分賞心悅目,水熱條件遠超蒙古草原,從小到大的歷史中都將蒙古那個地域形容成國家北方的苦寒之地,而非洲的稀樹草原卻是實實在在的自然天堂。

    這裡的農民一般也能有個不錯的收成,而且是建立在粗糙的種植方式上的,當地農民最大的苦惱可能是取水灌溉比較費勁,缺乏水利工程和基礎的農田灌溉系統。

    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也不算太差,比較粗糙的生活方式也能讓貧苦的非洲人安然自樂。

    因為地處熱帶草原的原因,水果和肉食可以得到一定的補充,加上粗糙的小農經濟形態,比古代東亞王朝末期的農民生活水平還高一點。

    當然生活態度也是重要的因素,在近百年的殖民史中,被西方人硬生生從原始狩獵生活方式拉到現代社會。

    非洲人的觀念沒有及時轉變,在東亞人複雜而精細且又天經地義的生存模式在非洲是難以體現的。

    工業條件在非洲也有一大特點,這裡的礦產資源不像網上所說的那麼優越,僅以坦桑尼亞為例。

    這是個礦業開採出口的國家,但是很多主要礦產資源實際上沒有想象的豐富,煤鐵銅石油都有,但是相比那些真真的資源大國反而不太多。

    很多資源在世界上都排不上號,但是因為極低的工業化水準造成了礦業資源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