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2頁)

    這些都是新人的優勢,只需要一段時間,舊人就會被拍死在沙灘之上。

    徐渭沒有必要下死手,此時激化這個矛盾,並不利於總督府在倭國的開拓,只需要讓舊時代的殘黨互相猜忌,不能同心協力就足夠了。

    “和咱們的室町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昭聯繫上了嗎?”徐渭處理了趙長林的問題之後,開始處置之前跟朝廷許諾過的,聯合室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繼續裡挑外撅。

    “他現在在毛利藩,備後國沼隈郡的鞆城,距離長崎不遠。”孫克毅笑著說道:“足利義昭跑到毛利藩跟毛利家督討飯,讓毛利家督非常的為難,正想著辦法送走這個瘟神,正好咱們跟足利義昭聯繫,所以,毛利藩家督毛利輝元,打算禮送出境,把足利義昭送過來。”

    “那就去接一下吧。”徐渭聽聞點頭說道:“畢竟是咱們大明的狗,這麼四處討飯,也不是個事兒。”

    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昭,其一生的寫照,就兩個字——討飯。

    他的哥哥是上一代幕府將軍,哥哥被叛臣所殺之後,足利義昭還俗,開始討飯,或者說振興室町幕府。

    倭國有個習俗,那就是未能獲得嗣子地位的將軍之子,都要出家,足利義昭的哥哥獲得了幕府將軍的地位,足利義昭本人就只能出家。

    哥哥死了,足利義昭還俗,可是要繼承將軍之位,就要提刀上洛,也就是打敗所有反對者,提著刀進入京都,獲得天皇的任命,就是提刀上洛,和天皇痛陳利害。

    足利義昭討飯,混了個討飯公方、貧乏公方的名號,討了幾年沒討出個名堂,直到討到了尾張國織田信長那裡,織田信長正好也要上洛,缺個名分,和足利義昭一拍即合,雙方開始合作。

    足利義昭擁有名分,而且還有武家的名望,而織田信長則擁有武力,雙方合作緊密而充分,上洛的過程也十分的輕鬆,足利義昭成為了公認的幕府將軍。

    但是足利義昭很快就跟織田信長鬧翻了。

    鬧翻的原因很簡單,權力。

    織田信長要做天下人,就是掌握倭國全部權力的人,天之下最有權勢的那個人,織田信長憑藉強橫的武力,不斷增加對室町幕府的約束,掏空室町幕府的統治根基。

    足利義昭不肯讓織田信長做天下人,他開始聯合與織田信長為敵的諸多大名和僧兵,對織田信長展開了圍剿,也就是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建立。

    足利義昭是有名分的,室町幕府是大明冊封過的倭國國王,而足利義昭還被天皇冊封。

    作為武家的代表,足利義昭還是有很強的影響力。

    武家起源於平氏和源氏,和公家相對,公家一般指的是天皇、朝廷、貴族等等,隨著幕府的建立,公家已經完全被武家架空。

    大明如果要冊封足利義昭,就會叫他源昭,而足利義昭要自稱日本國王臣源昭等為抬頭。

    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破滅,討飯國王足利義昭被流放。

    討飯公方再次開始了他的討飯之旅,相繼在河內、和泉、紀伊等各地流浪,在萬曆四年二月,足利義昭開始流浪到鞆城,這裡是毛利藩的地盤,家督叫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面對足利義昭也很為難。

    一來是懼怕織田信長,織田信長這個尾張大傻瓜,在武力上反覆的證明過了自己,誰接受了足利義昭就是和織田信長為敵;

    二來是足利義昭是沒有任何照會的情況下,對近臣下達了緘口的命令,偷偷到了鞆城;

    三來,則長州藩,也就是毛利藩,仍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足利義昭沒有打任何的招呼就來到了毛利藩,這種行為就逼著毛利輝元撕破和織田信長的盟約。

    毛利輝元又不得不保護足利義昭,畢竟足利義昭在武家,也就是各個大名之間,還是有很強的號召力,就像三國的時候,漢獻帝無論跑到了哪方勢力,這一方諸侯,都得保證漢獻帝的安全。

    一旦足利義昭在毛利家的地盤上出了事兒,必然會引起大名們的群起攻之。

    在這種情況下,長崎說要接這個燙手山芋,那毛利輝元恨不得立刻甩出去。

    討飯公方足利義昭的車船,很快就抵達了長崎,毛利輝元在第一時間就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好,用最快的速度,將足利義昭以及他的近臣們,送上了船,就像是送瘟神一樣。

    從長崎到鞆城,大抵要用十天到十五天,因為‘雙向奔赴’的緣故,毛利家在送,長崎去接,十天的時間,足利義昭就在長崎的棧橋下了船。

    長崎總督府的總督徐渭、長崎千總麻錦都沒有出現,大村純忠去迎接了討飯公方,而後隨便找了一個聯排大屋,讓足利義昭住下,算是安置了下來。

    次日,徐渭召見了足利義昭。

    按照永樂至景泰年間禮部尚書胡濙編纂的《藩國儀注》的禮法記載,藩國的國王要到碼頭跪迎天使,整個禮儀繁瑣至極,在整個過程中,藩國國王要全程下跪奏言。

    景泰年間,朝鮮國王李弘暐不肯行跪禮,導致朝廷冊封國王的典禮延遲了一年多,而後李弘暐的四叔李瑈,發動了政變,獲得了朝鮮國王的王位。

    藩國儀注在制定之後,便很少更改了。

    足利義昭作為大明冊封的倭國國王、室町幕府的合法繼承者,所以要來朝見大明使者,而不是大明天使前往拜謁。

    而且現在的足利義昭還是個內鬥的敗犬,那大明就更沒有理由對他太過於尊重了。

    “日本國王、徵夷大將軍源昭拜見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足利義昭用著較為生硬的漢話行禮,他拜的不是天使,而是大明皇帝。

    徐渭等足利義昭面西而跪行禮之後,才坐到了北面,開口問道:“你這漢話說的還不如大村純忠。”

    倭國的官行文字是漢字,話也是漢話,溝通上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但是足利義昭這漢話,說的還不如把長崎送給大明的大村家督大村純忠。

    “天使教訓的是。”足利義昭也不敢反駁,只能稱是,他現在是喪家之犬,四處討飯,無處可去的地步。

    徐渭看著足利義昭,平靜的問道:“你是想要組建第三次織田信長的包圍網嗎?”

    足利義昭組參與了第二次信長包圍網,之所以有第二次,是因為有第一次。

    第一次織田信長包圍網,主力是淺井、朝倉、三好、一向宗四家,雖然第一次反對織田信長大混戰,以織田信長獲勝而告終,但是織田信長也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比如織田信長的親弟弟,織田信治死於宇佐山城之戰,比如為了停戰做出了不少的承諾。

    第二次的信長包圍網也不完全是足利義昭組建的,而且足利義昭是在這個包圍網形成之後,跳反背刺織田信長一刀。

    但是織田信長利用各個大名之間的矛盾,反覆挑唆,讓各個出戰的大名處於內鬥之中,而織田信長撲向了淺井家,最終在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中大獲全勝。

    而足利義昭一直想要組建第三次信長包圍網,好殺死織田信長,再次上洛,重振室町幕府。

    但是佔據了本州島西部的毛利家並不是很樂意。

    “是的!”足利義昭握緊了拳頭,他想要重新上洛,但是四處討飯的結果卻不遂人願,並沒有人願意幫他,連毛利家都在猶豫,本州島上,對織田還有威脅的只有毛利、武田家了。

    “你知道為什麼毛利家不願意嗎?”徐渭看著足利義昭,他失敗了,有沒有總結原因?

    “織田信長的勇武,實在是讓人擔憂。”足利義昭選擇回答了這個問題。

    而徐渭則搖頭說道:“唉,果然是沒有反思,敗犬之所以是敗犬,這完全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