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風寂 作品

第1864章 斷溱業的趙縞(第2頁)


十天後,溱帝御駕回京,這才給出遺詔,然後發喪。

天下譁然,起義的陡然增多了,戰火如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

南贍部洲再次大亂,指日可待。

……

另一邊,楊川與谷靈兒都明白了,溱帝自行兵解和受刺而死的區別。

前者可以從容交代後事,他的江山還有希望。

後者則由別人幫他處理,他的江山肯定無望。

也明白了,這必定有溱帝身邊的人參與,所以才能如此越俎代庖的炮製聖旨,然後假傳聖旨。

……

汾湖城。

故地重遊,有數不盡的陌生。

因為叛軍的破壞刺殺,城中人口減少很多,不是死了,就搬出了城外,往偏僻的地方去了。

人少不會被波及,否則一個大型法術轟過來,倒黴的被捲入其中,最後也只能認倒黴。

大溱帝國是民心,就是這麼一點一點被磨掉的,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會這樣是因為溱帝殘暴,殺戮無數。

說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應該罷手言和好好相處過日子,但父母兄弟之仇,如何能不報?

於是,現實就是冤冤相報無止無盡,無數死士臥薪嚐膽,前仆後繼的穿越溱軍防線,到各地搗亂。

除了殺,就是殺,別有別的,雙方都沒有選擇。

從溱帝選擇以武力快速剿滅六國開始,這就是註定的結果。

唯一的好處似乎就是,汾湖城畔的湖水變清了。

可惜,物是人非,三人只有心思看景,沒有心思定居。

耳聽官吏敲鑼打鼓的宣佈溱帝駕崩,要大家一起守孝三年。

不準大笑,不準宴會,出門要穿素衣白服,要披麻帶孝。

三人聽得無語,這政策有夠擾民的。

山崎伸了個懶腰,得,撤吧。

回去繼續種藥材什麼,煉丹,還錢。

……

不周山城外。

山崎的家是田隴上的小屋,沒有院子,用不著。

周圍是藥田,視野開闊。

老遠就發現有客人,用靈氣眼看去,發現麻煩又來了,因為領頭的居然是一位老熟人——範珍。

……

三百歲的範珍如今看起來也就四十歲上下,滿臉笑容,一副商人樣,習氣難改。

“百多年不見,兄長依舊,範某也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