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礦泉水 作品

第二卷魔子向南 第七百九十四章妥協還是死戰(第2頁)

    “難不成,這年輕人其實是獸族用某種秘密計劃創造的生靈?就和我們創造的完美養靈一樣?”

    “對啊,不然的話,獸族又為何要大動干戈前來救他一個人?若說別的話,我們絕不會相信!”

    “我道危矣!”

    “眾道危矣!”

    “人族危矣!”

    “唉……”

    全場一片沉寂,所有的十六境強者都徹底陷入沉默。他們已經對眼前的局面無言以對了。

    那位同道以誅仙古器鎮殺古青陽的事沒超乎他們的預料,事情發展成這個樣子是超乎他們的預料了。

    他們沒能想到,一個女子因此而負傷就能引發這樣的慘局。

    當然……歸根結底,其實這還是因為他們沒能想到古青陽的實力。

    但這也正常,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到古青陽的實力的。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可以預想到古青陽能有如此實力的人,真就只有那麼幾個。

    為古青陽負傷的蘇玥自是不用多說,她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古青陽的人之一。

    要是論起其他人,可能也就只有樊琳琅一個人了。

    畢竟她和古青陽一樣,也有關於前世的記憶。

    她在前世可是親自與巔峰時期的古青陽血戰過的人,對於古青陽的巔峰實力,她是再熟悉不過了。

    至於這些十六境的強者,他們每個人的單體實力都不弱,更是有著無數手段,藏有諸多底牌。

    其實就剛剛那件事而言,但凡他們是三五人在與古青陽廝殺,古青陽都不可能把那個人殺了。

    因為,古青陽剛剛能動用的有效殺招其實是極其有限的。

    天劫怒雷、罪陽之力,還有薇九靈的天之鎖……算來算去,真正有效的手段其實也就只有這麼多。

    古青陽剛剛已經是全力出手,要那種狀態之下的他殺一個人確實是不難。殺三五個可就難了。

    殺一群,那不可能。

    奈何他已經讓這些人恐懼,再加上這些人完全就不瞭解他。於這些人而言,他是個完全未知的對手。

    故而自剛剛那一戰之後,這些人便再也無法對他提起最初時候的殺心了。這些人雖強,卻也是人。

    當他們以傳音的形式進行暗自交流時,話說到最後的三聲嘆息,也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呼——”

    同一時刻,已經降臨在戰場之上的至高天也忍不住在心中暗歎。這個時候的古青陽的確是壓迫力十足。

    同為棋手,他不得不感慨,古青陽的這次殺伐真的是一步妙棋。一人死,便換來了眾人的恐懼。

    作為執掌那些棋子的存在,他當然知道那些棋子的心中所想,深知這些棋子的秉性。

    他深知,當這些棋子內心深處已經被本能的恐懼填滿時,這些棋子便失去了原來該有的作用。

    因為這個原因,同時也為了避免局勢徹底失控,他來了。

    他降臨在此其實也是他的無奈之舉,如果他還有選擇,他一定不會做出這種與“至高”二字相悖的事。

    他可是至高天啊!

    在這大荒世界裡,試問之下,除卻自在天,還有什麼存在能有資格讓他放下身段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古青陽倒是可以,但他真心覺得古青陽不配。而且他也是打心底裡覺得古青陽就是個註定要死的人。

    可為了大荒世界的未來安寧,為了暫時的穩定,為了更好地佈置接下來的殺局,他還是來了。

    “你終於坐不住了嗎?”

    “你終於坐不住了嗎?”

    ……

    他的化身屹立在原地,腦海中迴盪著的卻是古青陽的問候。他覺得古青陽的問候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可當他把目光放在古青陽的身上時,一股莫名的怒意還有一種複雜的感覺,又會在他的心裡衍生。

    他想著——

    若說古青陽不配做他的對手,這樣的說法沒有錯。因為古青陽再強大也只是一個生靈。

    是生靈就要被天道掌控,如果不甘掌控就要被天道毀滅。這可是存在於大荒世界的不變真理。

    若說古青陽配做他的對手,這樣的說法也沒有錯。因為古青陽已經強得不像是生靈了。

    試問如今的大荒世界,有哪個生靈能像古青陽這樣活著?

    其他的生靈若是敢做出違背天意的事來,早就該被滅了。

    可古青陽不單單是做了,而且古青陽在做了之後還沒有被滅。

    這真不是他不想滅古青陽,而是因為古青陽的生命太過於頑強。他的每一次出手,竟都被其給化解。

    這是最讓他憤怒的事情,也是最讓他無奈的事情。他也明白,有些規則是一直都存在於天地間的。

    縱然是他,也是需要遵守那些規則的。而在過往的歲月裡,從沒有什麼生靈能領悟到那些規則。

    古青陽就是一個看到規則的人。

    前世的他還不是至高天,而是那個不分至高與自在的真天道,是完全體的天道。

    那個時候他還是它,它出手的速度比較快,也是像現在這樣發動了一場滅世之劫。

    那場劫,它沒贏,古青陽沒輸。

    因為這最後的結果是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