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國號(第2頁)

除了這些之外。

裴矩在讓人清點戰果的時候,還讓一部分的淮軍騎兵以及合肥守軍,把城牆內外戰場所遺留下來的屍體,迅速的處理。

若是自家兵卒的屍體,則尋找附近的山清水秀之地集體下葬。

敵軍兵卒的屍體,同樣迅速處理,以免屍體腐爛造成瘟疫。

好在此時的天氣剛剛開春,還沒有到炎熱的夏季,要不然,兩軍加起來十餘萬的屍體,腐爛所造成的疫病,早就讓合肥城內爆發瘟疫了。

除此之外,戰場上繳獲的兵器、戰馬、以及南陳剩下的一部分糧草輜重,剩下的數量雖然不多,但這是相對於一個勢力來說的。

想要完全清點,同樣需要時間。

“羊將軍,陳霸先雖然已經戰死,但南陳的勢力猶存,尤其是巢縣,陳軍兵卒的家卷,和剩下的一部分精銳都在此地。”

“還請羊將軍派兵拿下此地,並立刻分出精銳,前去接收和州,嚴防明軍常遇春所部!”

裴矩最後提醒道。

和州和金陵的重鎮當塗隔河相望,此地更是從江淮進攻金陵的要害之地。如果常遇春知道陳霸先戰死,肯定會選擇渡河北上,先奪取和州。

和州落入明軍手中,他們就會以此和淮軍進行拉鋸戰。就算最後無法保住此地,也能挫敗淮軍的銳氣。

“在下明白!”

羊侃神色微動,領受了對方的好意。

……

揚州城內。

上午的喧囂剛剛平息。街道上的百姓,還殘留著激動情緒,都在討論上午匯聚在歸雁宮外的淮軍文武群臣。

在王景帶著群臣返回揚州之後,原本駐守泗洪的沉翼、步騭等人也護送王后大喬以及後宮的其他妃子前來。

所有人都知道,王上立國稱帝在即,王朝未來的重心,也會從泗洪慢慢的向揚州、金陵轉移。

在拿下金陵之前,揚州便是王朝的臨時都城。

揚州的地形雖然不算太好,但四通八達,屬於大運河的重要節點,並且名氣足夠大。

充當臨時都城綽綽有餘。

當淮軍的各路重臣匯聚揚州之後,在蕭道成、沉翼等人的率領下,群臣進行了第一次勸進。

理所當然的,王景當場拒絕,稱自己才德淺薄,不足以登臨帝位。

至於為什麼勸進的首要人物是蕭道成,主要是對方率先勸進,並且還是曾經的南齊高祖,在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

而不久前群臣在王宮前面跪地勸進,已經是第二次了。

但凡是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所謂的三次三讓。

等到第三次勸進的時候,需要發動百姓,以示天下民心歸附。

這時候,無論是淮軍的眾多文武,還是金陵的大明君臣,都知道王景稱帝在即。

歸雁宮,承明殿。

此時的王景,正在召見心腹重臣。

軍中的各路大將,大部分還在各地鎮守,唯有裴邃、李善長、範雲、岑文本暫時放下身上的事情,從各地趕到。

還有沉翼、步騭、汪廣洋、謝晦、高熲、韓熙載等人位於殿內。

“王上,臣已經命民夫、工匠在城外三十里處建造高臺,並封鎖四方,群臣的禮儀也已經演練純熟……如今只剩下一件大事,那便是立國的國號!需要王上和列位決斷!”

高熲先出來稟報了建造祭天稱帝的高臺,以及稱帝時的禮儀和程序。

這些事情,原本是禮部尚書裴矩的任務。

不過裴矩需要前往合肥,這些事情便落在了高熲身上,高熲乃是真正的宰相之才,處理這些事情輕而易舉。

他帶著禮部的各級官吏,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此時淮軍只剩下一件事,而且是最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確定國號。

沉翼沉吟道:“但凡國號,要麼以地名而定國號,如大秦,以世代居住秦地而得名,漢以劉邦被封為漢中王而得名……還有便是以爵名而定國號!如唐國公李淵,隋國公楊堅……”

“王上崛起江淮,若以地名而定國號,便是“淮”字。但淮字過於偏狹,單以王號都有些偏弱,若是立為國號,更是不妥!”

眾人聽到沉翼這話,都暗中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