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29章背信棄義


    王莽的軍事思想源自他的政治思想,即從得民心者得天下延伸出來的人多力量大。但是說王莽有政治思想,卻不確切,應該說他只有政治理想。王莽的政治理想是贏得民心。他崇拜周公,更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面對軍事戰爭,王莽從政治理想的邏輯出發,想倚多為勝。但如果戰爭真這麼簡單,大漢建立之初,劉邦就不會屈辱地和親。

    匈奴肆意殺害邊境百姓,前線將士只能乾瞪眼。將士目睹匈奴單反方面的屠殺,卻無法反擊,致使軍心開始動搖。王莽三十萬大軍的供給對於已經經濟凋敝、民怨沸騰的大漢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領軍駐守漁陽郡的嚴尤眼見匈奴橫行、百姓受害,軍隊無能為力,便上書王莽。嚴尤以史為例,細說周朝、秦朝和漢朝對付匈奴的辦法。嚴尤說,周朝對匈奴施行驅而不殺,即只將來犯的匈奴逐出境外。周朝的辦法不好只能算中等策略,因為匈奴像蒼蠅一樣揮之不去。一旦匈奴的勢力發展壯大,他們還會再犯。秦始皇窮兵黷武,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蒙恬,命他率軍追擊匈奴七百里開外,後面又修長城。這樣的做法勞民傷財,致使百姓起義、國家敗亡,毫無可取之處。為了制服匈奴,漢武帝打了三十年的戰爭,耗盡先人的積蓄,使得民不聊生,差點引發內亂,只能算是下等策略。

    嚴尤敘述並貶低歷代對付匈奴的三種辦法,只是為了襯托他的策略好。嚴尤看到國內矛盾。他提出國內發生饑荒,軍隊供給困難,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一旦發生譁變,難以控制。嚴尤的理由是,現在前線部隊供給不充足,有的士兵已經開始啃風沙了。如果由中原運糧到邊塞路途遙遠,還沒運到就消耗大半不划算,而且軍隊運糧多用牛馬,邊塞全是沙子,牲口沒有草吃。其實說了這麼多,嚴尤就想說一句話,軍糧不足,戰爭不能再拖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嚴尤上書的目的是請求率軍出戰。儘管匈奴猖狂,百姓受害,飲用水和軍糧供應不足,王莽還是堅持自我,拒絕嚴尤的請求。王莽將戰爭想得太簡單,更加輕視國內矛盾的爆發。王莽認為,他能平定義軍的第一次造反,就能平定之後的一切造反,甚至擊敗匈奴。王莽生活在政治的理想中,更加生活在戰爭的理想中。他自從稱帝,為了恢復周朝的歷史景象,就開始埋首故紙堆,全心全意地生活在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