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16章繼位人的選拔(第2頁)

    翟方進一路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爭取掌握最精確的情報,力求做到不差毫釐的判斷。得知劉驁有意立劉欣為太子後,翟方進堅決擁護劉欣,深得劉驁喜愛。附和孔光選立劉興的人很少,多數贊同選立劉欣。最後劉驁冊立劉欣為太子,同時為了安慰劉興,劉驁多給了他三萬戶采邑。

    按照大漢規定,劉欣過繼給劉驁後,就不能再同原先的親人有任何聯繫。然而,劉欣是傅昭儀推薦的,王政君和劉驁商議後讓傅昭儀每隔十天見劉欣一面。

    被折騰得快要瘋了,劉驁才立劉欣為太子。接班人敲定,劉驁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幾個月後,中山王劉-->>
                                         
興死了。

    劉興曾是太子的最佳人選之一,太子之位敲定後,他就暴斃,實在是不太尋常。劉驁將全部感情傾瀉在男寵身上,對其他事非常麻木,只感覺選劉欣很對,否則又得再來一次。選立太子,不僅皇子爭得頭破血流,不顧手足之情,連皇帝也因此疲憊不堪。

    作為一個很怕做出抉擇的人,劉驁喜歡順從別人的指使,尤其是趙氏姐妹的指使。正當劉驁為選立劉欣而欣慰時,突然傳來,大司馬曲陽侯王根病重,請求皇帝選任他的接班人。劉驁雖然因選立太子一事頭痛不已,但一聽要選任大司馬,他卻高興得緊,這不得不歸於愛情的力量。

    由於王根病重,劉驁想將大司馬之位送給淳于長。自有大司馬一職以來,大多是外戚擔任,劉驁欲選任淳于長,這無疑破壞了規矩。劉驁覺得破壞規矩沒關係,因為有王鳳先破壞規矩在前,他僅是步其後塵,稍加更改。劉驁此舉,得罪了外戚王氏集團,而他得罪的王氏集團中恰好潛伏著一位玩弄權謀很厲害的人物。為了愛情,本不聰明的劉驁變得更加盲目了,不知不覺就將禍水引入皇室。

    當年,大司馬的候選人多為王氏一族。其中有安陽侯王音、平阿侯王譚、成都侯王商、紅陽侯王立、曲陽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時,這幾位都因外戚身份被封侯,沒什麼豐功偉績,無法按功績高低選任。既然不能按功績高低選任,按年歲長幼選人就是一個好辦法。可是王鳳壞了這個規矩。王鳳破壞規矩就如打破窗戶,他的這一舉動給劉驁提供了兩個進入房間的方式:跳窗和走門。

    在王鳳擔任大司馬期間,王音很會討好賣乖,深得王鳳喜愛。為了扶植堂弟王音,王鳳打壓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繞過年歲長幼之序,奏請選任王音。王譚等人無能為力,只能乾瞪眼。王鳳此舉,就如想進房間,卻不由門過,而是打破窗戶跳進去。劉驁沉迷於女色,就像一具行屍走肉,一概聽任王鳳。他不關心誰是大司馬,覺得王譚早晚都能當,不必著急。

    然而,王譚命不好,比王音早死。劉驁跟王氏兄弟沒有情感糾葛,對他們兄弟一視同仁。王音死後,劉驁按長幼之序,選王商為大司馬,選王立為特進。特進,是漢朝官職的專用術語,意指候補大司馬。劉驁一視同仁,這幫無用的傢伙很高興。王商和王立曾經腐敗至極,差點被斬,如今位高如此,很是得意。文景之治時期,劉恆和劉啟都因仁愛不願懲治臣下,劉驁卻是因懦弱而不懲治臣下。王氏兄弟無能,劉驁懦弱,彼此相處極好,這就是物以類聚。

    王氏兄弟雖然自己沒有本事和能力,依靠王政君身居高位,但很會暗鬥。王鳳提攜王音,王譚心懷嫉恨。王譚因得不到大司馬一位而嫉恨,他不敢恨王鳳,只能將一腔恨意潑向王音。王鳳死後,樹倒猢猻散,他養的馬屁精谷永投向王譚,將矛頭直指王音。跟大司馬作對,谷永簡直是找死。谷永沒用多大能耐,王音眉頭一皺,谷永就被貶到地方當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