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80章 景帝的願景(第2頁)

   也許梁王剛開始真的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但梁王的位子坐得太久了,有點膩了,便對帝位有了覬覦之心。如今劉榮被廢,他的機會來了。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母親,竇太后就堅決地站在她這邊——大概不想別人叫她太皇太后,把她給叫老了,她總想讓劉武接替劉啟做皇帝,這樣一來她仍是“皇帝的母親”。

   自高祖劉邦以來,漢代的皇位從來就是父傳子。竇太后一生信奉黃老,主張清靜無為,為了將劉武送上皇位,卻違背“祖制”,簡直是無事找事,與自己的原則開戰,可見女人愛孩子時,是“沒有自己”的。

   《資治通鑑》載:“慄太子之廢也,太后意欲以梁王為嗣,嘗因置酒謂帝曰:‘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寄。’”

   怎麼辦呢?天子金口玉言,怎能出爾反爾?

   “帝跪席舉身曰:‘諾。’”

   這聲“諾”如同卡在喉頭的硬塊,景帝吐得非常痛苦——否則此前怎會立劉榮為太子以絕了梁王的念頭?景帝不甘心,他是政治高手,於是把皮球踢給朝臣——“諸位愛卿,如之奈何?”

   這時袁盎站了出來要給景帝解圍,只聽他慷慨激昂道:“讓臣去說服太后!”

   呵呵,景帝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袁盎於是來到太后所居的長樂宮,與她辯論。他的身後跟了一幫滿腹經綸的大臣,太后向後一看,一時間看不清個數,他們站成黑壓壓的一片,將殿門口的陽光都擋住了,巨大的陰影壓了過來,太后心裡開始泛起嘀咕來。袁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的目的達到了。

   但是這並不足以叫太后改主意,袁盎還有一整套的手段等著太后。

   袁盎:“天子百年後傳位梁王,可梁王百年之後呢?”

   太后:“自然是傳給當今天子的兒子。”

   袁盎:“請問太后,我大漢是效法殷商還是效法周朝呢?”

   太后:“當然是效法周朝。”

   袁盎:“那周朝的王位怎麼傳下來呢?”

   太后:“父親死了傳給兒子……”

   太后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套,以致這句話說到末尾時氣力不足、聲若蚊吶。

   袁盎不讓太后有喘息的機會,他看著太后的眼睛,躬身道:

   “春秋時,宋宣公不守周朝的法令,死前傳位給弟弟宋穆公。穆公死前又把王位傳回給哥哥的兒子與夷,結果自己的兒子馮有心爭位,說他是君王的兒子,有資格繼承王位,於是殺了自己的堂兄與夷自立,宋國因此紛爭不斷。我大漢經幾代皇帝勵精圖治,才有今天的盛世局面,難道要因此走向混亂衰敗嗎?”

   這句話問得狠。

   竇太后明白袁盎的意思了。周法是父子相繼,商法是兄終弟及,兩法在各自的系統裡清清楚楚,涇渭分明,而一旦雜糅在一起,就要錯漏百出,就要讓人“無法可依”,最終叫有野心的人鑽了空子,而皇位之爭,向來血雨腥風。

   其實袁盎所說並不符合史實。與夷乃是被他的太宰華督所刺,諡為殤公,並非為馮所殺。不過竇太后顯然是每天只讀《道德經》,並不知道《春秋》上記載的這件事,又或者一開始就為眾人氣勢所懾,再加上上了袁盎的當,所以心神被奪,而那時又沒有人送一本《春秋》來給她翻,所以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袁盎等人強忍著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