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67章武器的進步與發展(第2頁)

    除步兵作戰外,戰國還有水軍和船戰的作戰方式。成都出土的嵌錯宴樂賞功銅壺和河南汲縣山彪鎮水陸攻戰紋銅鑑上就刻有水軍作戰的情形,畫面上反映出遠距離用弓箭,近距離用戈、矛、短劍的作戰場景。而據《越絕書》記載,戰國時已有可乘90人的大型戰船。

    武器裝備的改進也是戰爭出現不同面貌的重要原因。冶鐵技術在戰國得到迅速發展,製造了大量鋒利的鐵兵器。《荀子·議兵篇》說楚國的“宛鉅鐵釶,慘如蜂蠆”,《史記·范雎列傳》中秦昭也說“吾聞楚之鐵劍利”。韓國出自冥山、棠溪、墨陽、合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等地的鐵製兵刃,能夠“陸斷牛馬,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史記·信陵君列傳》裡的刺客朱亥使用的兵器是“鐵椎”。長沙楊家山墓出土的一柄春秋晚期的鋼劍,是已知我國古代最早的鋼劍。而河北易縣燕下都的一個戰國晚期墓中,出土的大量兵器裡,多於六成的是鐵兵器,包括鐵製的盔甲、劍、矛、戟等,銅兵器只佔不到40%。

    雖然有了堅利的鐵兵器,但是銅兵器還在大量使用。長沙楚墓出土了戈、矛、戟、刀、劍、弓、箭、弩等多種銅兵器,巴蜀地區也有多種戰國銅兵器出土。

    戰國時期出現了很多新型兵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弩的使用。最早的弩本來是用於狩獵的工具,春秋晚期開始用弩作戰。至戰國中期,各國已經普遍使用弩來作戰了。馬陵之戰中,魏軍進入馬陵道,就是被齊軍的“萬弩俱發”擊潰的。《孫臏兵法·威王問》說:“篡卒力士者,所以絕陣取將也;勁弩趨發者,所以甘戰持久也。”可見弩在當時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弩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弩.弓和弩臂,弩.弓上裝弦,弩臂後部裝弩機,弩機周圍有“郭”,有“牙”鉤住弓弦,上有瞄準用的“望山”,下有撥弩機的“懸刀”。使用時,撥動懸刀,牙就下縮,被牙鉤住的弦便彈出,藉助弓弦強大的拉力,矢就被髮射出去了。用弩作戰可以“殺人百步之外”,使敵人“不知其所道至”。弩分為用手臂發射的“臂張”和用腳踏發射的“蹶張”。魏國當時有“十二石之弩”,可以拉動十二石的重量。弩機的製作已經相當精密,《呂氏春秋·察微》說“弩機差以米則不發”,可見對其精準度的要求之高。至戰國末年,發明了“連弩”,《墨子·備高臨篇》有“連弩之車”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