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42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就在秦國緊鑼密鼓地準備臨時換將之時,趙國陷入了危機。前番趙王擅自做主,派遣使者前去秦國,企圖和秦國和談。秦國更是高調地接待了趙國的使者鄭朱。但是時間過去很久,也不見兩國之間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結果。只是剎那間,天下人都得知秦國和趙國準備結盟。所以就在趙軍戰事日緊,趙王派人前去齊國借點糧草之時,齊國斷然拒絕了。

    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趙國責怪齊國,不顧道義,不講信義,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齊國和其他五國一樣,有自己更加充分的理由:首先,趙國和秦國的關係實在是有些曖昧,一下子在長平對峙,眼看著一場生死大戰就要爆發,但過不久,趙國的使者又到了秦國,彷彿在宣稱,趙國和秦國強強聯合了。這種高速的身份轉換,讓其他國家應接不暇,摸不著頭腦。其次,趙國兵不血刃,便奪取了上黨17座城池,在那個皆為利往的時代,實在是讓人眼紅。最後,沒有一個人想要去做鷸蚌,列國也是如此,都希望自己做那個最後得利的漁翁。

    趙孝成王似乎也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如果繼續拖下去,趙國即使有著地利的優勢,也耗不過秦國。更加讓人擔憂的是,如果燕國和齊國在這個時候動手,趙國必定會落到和楚國一個結局。因此,在趙王的心中,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速戰速決。

    面對趙王的詔令,廉頗卻絲毫不為所動,還言辭鑿鑿地說:“凡與敵戰,須務持重。見利則動,不見利則止,慎不可輕舉也。”趙王無奈之下,直接削減廉頗的軍糧。廉頗為了減少對於趙國本土糧草的依賴,只好大肆發展軍隊參與農耕。

    今天,長平古戰場有座山叫做“假糧山”(又稱大糧山)。廉頗為了不讓秦軍知曉自己缺少糧食的困境,命令士兵在夜間高聲唱籌,好像在搬運糧草,以此迷惑秦軍。

    秦軍自然沒有被迷惑,而且,還在趙國境內廣佈流言,說:“秦之所畏,獨畏馬服君之子趙括為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沒有辦法,趙王只能用兩條計策來增大趙軍速勝的籌碼:一個是增兵,另一個是換將。

    其實,有很多人曾提醒過趙王說,秦國很可能是畏懼廉頗,因此使出了這條反間計。但是,看待歷史上很多問題之時,並不能單從一個角度出發。就像此刻的趙國,並非僅僅是因為趙王的昏庸,也因為趙國的現實,讓趙王不得不這麼做。

    趙王心中對換將一事還是心存疑慮的,只是趙國的國情很明顯:國家相對富裕,但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在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異常繁榮的同時,農業發展卻極其滯後。若是沒有足夠的糧草做後盾,根本無法支撐長時期大規模的消耗戰。廉頗堅守不出,給後方的糧草供應出了很大的難題。所以在當時看來,換將是趙國不得已而為之的。而且此時在趙王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頗為合適的人選——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