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80章柳下惠前世的弟弟(第2頁)

    公元前301年,齊將匡章率領秦、齊、韓、魏四國聯合攻打楚國,在垂沙聯軍大敗楚軍,楚國主將唐昧被殺害。垂沙之戰時,莊蹻率領手下軍隊舉起義旗開始帶領人民起義。他的起義隊伍非常勇猛,在天下橫衝直撞,所向披靡,甚至曾一度攻下楚國國都郢。面對他的進攻,統治階級毫無辦法,《韓非子》中說:“莊蹻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可見當時他所帶領的義軍給楚國統治階層帶來了多麼沉重的打擊。他將楚國的統治區域分割成了好幾塊。後來,可能是考慮到當時楚國的形勢實在禁不起內憂外患,所以莊蹻選擇了撤軍,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使楚國結束了一場內亂,獲得了片刻的喘息機會,開始集中精力對付外部勢力的威脅。莊蹻被招撫並不是被個人利益所迷惑,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時刻對國家利益的維護。古書中雖然將莊蹻稱為“大盜”,但是在追隨他的義士心中他卻無疑是一位非常英明仁義的領袖。

    很多時候,“盜賊”只是統治階級對敢於反抗的勞動人民的一種汙衊。據史書記載,戰國時“盜賊橫行”,“聚群多之徒”,可見當時人民反對統治者的鬥爭有多激烈。人數眾多的隊伍常常隱蔽起來,趁統治階級不備,跳出來給他們致命一擊。統治者與勞動人民之間這種深得無法化解的矛盾,其實也是由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榨引起的。

    據《管子·大匡》記載,戰國時魏國的農民在收成一般的年份要向國家交高達十分之二的田稅,即使在收成不好的年份也要交十分之一的田稅。而如果收成好,稅收的比例就高達十分之三了。田稅只是名目繁多的稅收中的一項,除了它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名目的稅。據記載,商鞅變法規定所收的“口賦”在成年人中間徵收,而且是按人頭徵收的,稅額非常重。另外,還有各種關稅、市稅,甚至連宅園、牲畜都要收稅。有人說,這一時期的賦稅有古代的二十倍之多,農民收入的一半都作為稅款被統治者搜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