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24章秦國的霸業(第2頁)

    殽之戰的慘敗是秦穆公爭霸之路上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擊,因此秦穆公念念不忘要打敗晉國報仇雪恨,因此在一年以後又命孟明視率軍出征晉國。晉襄公親自帶兵抵禦,先且居為中軍將,趙衰為中軍佐,秦軍與晉軍在彭衙決戰,結果秦軍再次被晉軍打得大敗,丟盔卸甲而逃,晉國人就諷刺秦軍為“拜賜之師”。

    正在秦穆公因為再次敗於晉軍之手而一籌莫展之時,一個向西開拓的契機來到了秦國。秦國的西方生活著許多戎族部落,自秦國分地建國以來就如同噩夢般糾纏著秦國,是秦國發展擴張之路上的心腹大患,也是秦國東進的後顧之憂。戎王聽說秦穆公是一個十分賢明英武的國君,擔心秦國強大對戎族不利,因此派出大臣由余出使秦國探查情況。

    由余到了秦國之後,秦穆公便帶他參觀自己的宮殿和歷代繼續的珍寶財物,由余看了咋舌道:“這些宮室積蓄,如果為鬼神所營造,那麼鬼神也會勞累;如果是讓百姓來營造,那麼則使百姓勞苦。”秦穆公聽他沒有讚美自己宮室華美、積蓄豐厚,反而說自己勞神苦民,覺得很奇怪便問:“中原各國藉助詩書禮樂和法度處理政務,卻仍然不時地出現禍亂,如今戎族沒有這些詩書禮樂法度,靠什麼來治理國家呢?豈不很困難嗎?”

    由余的祖先本是晉國人,後來因事逃到戎地避難,傳到由余這一代尚且會說晉國的方言,對於中原各國的情況也比大多數戎人更為了解,所以戎王才會派他來出使晉國。如今見秦穆公問起治國之道,便回答說:“以詩書禮樂法度這些來治國正是中原各國之所以發生禍亂的根本原因。自從上古的聖人黃帝創造了禮樂法度,並親自帶頭實踐,卻僅僅實現了很小程度的治世。”

    “到了以後的時代,君主日漸一日地驕奢淫逸。依仗著法度的威勢來要求和監督臣下與人民,人們因此疲憊至極,就會怨恨君主不能實行仁義之道。到時候主上和臣下相互埋怨不能使自己滿意,乃至於篡位弒君、抄滅全族,都是禮樂法度之類種下的禍根。而戎族就不這樣治國,戎王懷著淳厚的仁德來善待臣民,臣民則滿懷忠信來侍奉君上,治理整個國家的政事就像管理自己的身體一樣自然,無須瞭解什麼治國之道,這才是真正的聖人治理國家的方法。”

    雖說這說的挺誇大的,一個遊牧民族小國度能有這麼好嗎?這些都是題外話。

    秦穆公聽了低頭沉思、默然不語,事後他召來內史王廖請教:“我聽說鄰國有聖人,這是敵國的憂患。如今由余如此賢能,這是我的禍害,我該如何是好呢?”內史王廖考慮了一下,為秦穆公想出了一個辦法:

    “戎王地處偏僻,從來沒有聽過中原地區的樂曲。您可以贈送給他歌伎女樂,讓他沉迷淫樂以此消磨他的壯志。然後替由余向戎王請求推遲迴國的時間,以此來疏遠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這邊同時留住由余不送他回國,讓他不能按時回國。戎王一定會覺得此事有蹊蹺,從而懷疑由余。他們君臣之間有了隔閡,就可以打敗戎族了。更何況戎王喜歡上音樂,就一定沒有心思處理政務了。”

    秦穆公聽了內史王廖的計策,覺得十分有理,便決定依計而行。於是秦穆公設下筵席宴請由余,並破例將二人的座席相連以示禮遇,並與他推杯換盞其樂融融地飲宴。酒過三巡,秦穆公開始向由余詢問戎族的地形和軍事實力。由余見秦穆公如此盛情款待,也動了心思,便把戎族的情況一一詳述給秦穆公,宴罷秦穆公又命令內史王廖選了十六名歌伎送給戎王,戎王欣然接受,從此沉迷女樂不理政事,都不顧及遊牧遷徙之事,導致牧草枯竭,牛馬死了一半。

    秦穆公見時機已經成熟,這才放由余回國,由余見戎王玩物喪志,再不復當年雄姿英發的英主模樣,急得多次進諫,可是戎王任何忠言都聽不進去,反使由余十分惱憤無奈。秦穆公得知戎王與由余君臣二人已生間隙,便數次派人秘密邀請由余來秦國,由余知道戎王已經無可救藥,自己在戎地也不會再有什麼作為,於是只好離開戎族,歸順了秦國。秦穆公見由余來歸十分高興,以賓客之禮極盡禮遇,並且就進攻戎族之事諮詢由余。

    戎王已經壯志消磨,終日沉迷於逸樂,秦穆公去了心腹之患,便再次派遣孟明視等人率軍進攻晉國,秦軍渡過黃河以後就將過河用的渡船付之一炬,以示不勝晉軍絕不復回之意。有了這樣破釜沉舟的勇氣,又不再有後顧之憂,秦軍果然將晉軍打得大敗,攻取了晉國的王官和鄗地,為殽之戰的慘敗報了仇,附近的晉國軍隊固守城池,不敢出戰。

    於是穆公就從茅津渡過黃河,為當年殽之戰中死難的秦軍將士築墳,大舉發喪,親自痛哭三天。秦穆公還在軍前發誓:“將士們!不要喧譁,聽我向你們發誓:古人做事諮詢參考老年人的意見,就不會有什麼過錯。我反覆思考自己當初不聽蹇叔、百里奚之言,故而在此作這樣的誓言,讓後代都能記住我的過失!”有識之士聽說這件事,都感動落淚說:“秦穆公待人周到,終於得到了孟明等人大勝晉軍的喜慶。”

    大勝晉軍之後,秦穆公又挾大軍之威攻打了西方的戎族,增加了十二個屬國,開闢了千里疆土,終於在西戎地區成為了一代霸主。周天子還派了召公過帶著鉦、鼓等指揮軍隊作戰的器物到秦國去賜給秦穆公,作為對他打敗戎族的賀禮。

    秦穆公能夠稱霸西戎,與他廣攬賢才、知人善任、寬以待人有很大關係。《左傳》對秦穆公的評價是:“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與人之一也。”也就是說秦穆公作為國君,選拔人才考慮全面,結交人才真心無二。幫助秦穆公成就霸業的兩位大夫孟明視和子桑一個努力不懈,而且懂得居安思危;另一個忠誠不貳,善於識人、舉薦人才,《左傳》評價他們二人:“‘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詒闕孫謀,以燕翼子’,子桑有焉。”正是由於秦穆公能夠根據人才們各自擅長的才能任用他們擔任不同的官職,才能開闢一番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