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4章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2頁)

    但是,齊桓公並沒有認清自己成就霸業與時機、大勢的重要關係,只是認為自己南征北戰、功勳卓著、國家富庶、兵強馬壯,因此劍鋒所指,諸侯莫敢不從。齊桓公認為自己九合諸侯的功業堪比夏商周三代受命於天,於是打算封泰山、禪梁父,管仲三番兩次以理相勸都不能阻止齊桓公。無奈之下,只好對齊桓公說:“古人封禪,必須有鄗地的黍、北里的禾、江淮一帶勝仗的三脊茅草、東海的比目魚、西海的比翼鳥,然後祥瑞的靈物就會不召而至。現在鳳凰和麒麟沒有出現,佳美的穀物也沒有生長出來,田裡雜草叢生、烏鴉亂飛,這樣的情況豈可封禪”齊桓公無言以對,只好作罷。心中的無奈,何人可知

    齊桓公雖然並沒有真正將封禪付諸實踐,但是此事說明齊桓公的野心已經越來越大,而且被自己取得的成果衝昏了頭腦。在這樣的情況下,齊國的霸業走向衰落。

    葵丘之會以後,齊國的霸業雖然已經逐漸衰落,但仍然維持了一段時間。魯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九月由於春秋是按照魯公紀年,故而研究春秋歷史的著作多用周王紀年或魯公紀年,晉獻公去世,晉獻公指定因為受寵而被立為夫人的驪姬之子奚齊繼承國君之位。晉國的大夫裡克認為奚齊的君位得來不正,心中不服,於是糾集黨羽殺死了奚齊,而後驪姬妹妹的兒子、奚齊的弟弟公子卓即位為國君,又被裡克等人殺死。晉獻公的幾個兒子死的死、逃的逃,晉國從此群龍無首,陷入內亂之中。

    齊桓公見此情況,便召集各國諸侯會師伐晉,來平定晉國的叛亂,大軍到達高梁今山西臨汾東北之後就回去了。裡克殺死奚齊和公子卓之後,派人迎接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回國即位,重耳婉言謝絕,裡克轉而迎接同樣流亡在外的公子夷吾回國。夷吾一方面又想回國,一方面又擔心其中有什麼陰謀,於是派人到秦國請求援助,以即位之後割地給秦國的承諾換取秦穆公派兵送他回國。

    後來秦穆公果然派軍護送夷吾回國,作為霸主的齊桓公也派出了齊國大夫隰朋率領部隊與秦軍會師,共同護送公子夷吾回晉國。第二年四月,隰朋與周天子派來的周公忌父和王子黨共同在晉國立公子夷吾為晉惠公。這是黃河上游的秦國第一次與黃河中下游的諸侯國正式發生政治聯繫,而且也可以看出齊國此時仍然實力鼎盛,有能力參與與之不相伯仲的晉國的廢立之事。

    不久以後,狄人再次來襲,滅掉了溫國,溫國的國君逃到了衛國,狄人也繼續入侵,襲擾衛國、鄭國。這時齊桓公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召集諸侯,大張旗鼓地去討伐狄人,而是聯合許國一起討伐了北戎,以此牽制戎狄的入侵。

    魯僖公十一年公元前649年夏,之前與周襄王爭奪王位失敗的王子帶不甘心接受失敗的結局,於是勾結了揚邑、拒邑、泉邑、皋邑以及伊、雒一代的戎人進攻周王的京城,焚燬了王城的東門。秦穆公聽說這個消息,趕快集結軍隊,聯合晉惠公共同帶軍前來救援周天子,齊桓公也派了管仲和隰朋代表周王室和晉國前來與戎人進行和平談判,多方合力之下,戎人終於退兵了。

    由於齊國之前的擁立之功,周襄王本來就對齊國很有好感,現在管仲又在平定戎亂中立下大功,於是周襄王感激地以上卿之禮設宴款待管仲。管仲很惶恐地推辭說:“臣是齊國小臣,職卑位賤,沒有資格享受上卿的禮儀。”周襄王說:“我是為了嘉獎你的功勳和美德,不必推辭了,不要違抗我的命令”管仲見推辭不過,但畢竟不敢太過違背禮制,就採取了折中的辦法,按照下卿的禮儀參加了宴會。後來有人稱讚管仲說:“管仲如此謙恭退讓,立下大功也不輕視王上,他能夠享受世代香菸祭祀實在是理所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