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97章 攻洛(第2頁)

   出乎俘虜們意料之外,第二天一大早,眾人竟然也都領到了餐食,雖然就是鹽水煮的野菜湯配兩個死硬的雜麵饃,但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感恩戴德:沒人會把糧食浪費在必死的人肚裡!自己這條小命,看來是保住了。等關盛雲在幾位將領陪同下過來巡視時,俘虜們紛紛跪下去,獻上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關盛雲有自己的小算盤:這幾千俘虜可都是寶貝。幾百個王府護軍是一等一的精銳自不必說,即便是戚曉光帶來的洛府兵卒和丁壯,也都是很好的兵員。負責佯攻誘敵的霹靂營和振勇營損失不小,正好用他們來補充。至於會不會鬧出什麼亂子,關盛雲倒並不是很擔心:在這個時代,吃糧當兵是一種謀生手段,除了已經牢牢被綁定在某一條效忠鏈上的家丁親衛,對絕大部分普通兵卒們來說,砍誰都是吃飯搶誰都是發財,沒啥區別的。而且,被打散了編進不同的隊伍,有大軍鎮著,鬧騰不起來,過不了多久便都會死心塌地了。讓關盛雲感概萬千的另有其事,一件小事:新安過來的百姓們每人都帶了幾隻木碗。

   大明兵部規定的野戰標準口糧是湯配餅。事先把白布剪成布條,用燒酒鹽水醋汁浸了曬曬了浸反覆多次,每人出發時帶一卷。乾糧是燒酒麻油鹽水和麵蒸的餅子,有米餅有面餅,揣懷裡帶著。吃飯時把布條剪下來一截放水裡煮,掏出餅子來蘸著吃。當然這是不得已戰場上臨時將就應急,這些東西平日裡是不許吃的,每晚宿營時軍官要檢查,偷吃的要打軍棍。正常情況下有條件時還是由各隊的夥兵現做。至於食物,最好是“因糧於敵”,搶到啥吃啥。因為運輸是一個大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軍隊作戰最大的問題:沒有現代化運輸條件的保障,路上的耗損太大了。以千里運糧為例,運輸隊本身也要吃飯,不僅去路上要吃飯,回程也要吃!運輸二十車糧,到了前線往往只能卸下一車。哪怕敵境行軍,抓來的夫子只管單程糧,運到地方全部轟走任其自生自滅,效率也是十不存一。

   不論野菜湯還是肉湯還是煮布條,總要有個碗盛。關盛雲本部和洛府的潰兵們,都是從戰場直接一路跑下來,無論是追擊的還是逃命的,不可能每人懷裡都揣個碗——這一點被羅詠昊想到了!魔鬼隱藏在細節中,在拿破崙發明現代軍隊的參謀制度以前,所謂的百戰名將,往往是把各種細節考慮得最充分的那位。

   接下來是甄別,先把王府護軍、洛府兵卒和丁壯分開。丁壯們最簡單,統統都交給國清林先做輔兵,以後慢慢從裡面挑戰兵。另外兩撥人把軍官和普通兵士們分開,軍官和小頭目集中看管起來,反正很難養熟,讓他們去做最危險最苦最累的活計,用死拉倒。其他兵卒們都打散,編進不同的輔兵隊。這個工作聽起來挺費勁,可能有人會撒謊什麼的。但實際上並不麻煩,用刀挨個指著問一遍就行:據實回答的去填溝,每天兩頓大半飽、亂講話的兜頭一刀直接砍翻,指證的當場編進戰兵營喝肉湯歇著去再不用做苦力了。簡單,高效。

   洛陽城頭上,戚曉光憂心忡忡地看著城外熱火朝天地忙著做攻城準備的人群。根據塘報,豫省各府的援兵已陸續開到附近,但都在幾十裡外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豫北三府,彰德、衛輝、懷慶的援兵駐紮在六十里外的孟津、省府開封派出的援軍駐紮在八十里外的偃師、南路的援軍看起來離得最近,駐紮在龍門關,只有二十來裡。不過,戚曉光心裡清楚,哪怕現在三路同時開拔,最後到的可能就是他們:龍門與洛府中間隔著寬寬的洛水,靠載不了幾人的小船來回擺渡,不用多,兩三千人加上輜重,耗上三幾天再正常不過了!

   戚知府心裡跟明鏡似的:此刻,這些援軍是很難指望得上的。如果壽王護軍和洛府本部在函谷關把賊人打得落荒而逃,為了搶軍功,更為了搶先洗一遍沿途村鎮縣城發財,來援的客軍們誰也不願落在他人後面,自當人人奮勇。但眼下,誰第一個冒冒失失跑過來都不會有好果子吃,這等事,大家找各種理由觀望,也是情理之中。大明的慣例,除非萬不得已,軍隊不得入城,尤其是沒有任何香火情可講的客軍。沒機會發財,反而可能一頭撞上賊人主力把老本賠個乾乾淨淨?這種事,孫富貴都不會幹。在大明,出工不出力能幫你助助威壯個膽不怎麼禍害你的,已經當得起客軍楷模的榮譽了。所以洛府的守城還是要靠自己——然而,洛府最能打的精銳,現在大半都在城外幫著賊人填壕溝準備攻城呢,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