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56章 查禁(第2頁)

   谷白樺的剛鋒營擅長野戰搏殺,用來刨城牆攻堅實在有些浪費,被派往陝州東南五十里的硤(音“霞”)石關憑險阻援。龔德潤的振勇營留在靈寶,一則保護大軍後路,二則搶劫蒐集物資。主攻任務由高藤豆的三個飛獸營、尤福田的怒濤營與張丁的霹靂營領了。天一營繼續負責水面防禦,關盛雲自領親軍破霄營作為總戰略預備隊。

   閿鄉和靈寶都是一鼓而下,馬隊事先憑藉僅此一條路的客觀條件成功阻斷了交通線,所以至今陝州對近在咫尺的威脅渾然不覺。不過這種優勢隨著大部隊走出峽谷遲早將不復存在,陝州攻城戰事一起,消息勢必大白於天下,關盛雲索性也就大大方方地拉開了攻擊的陣勢。

   從靈寶到陝州剛好百來裡,偵察塘騎例行每日前出三十里做情報觸角,由於後方有龔德潤的駐軍,馬隊不需要斷後壓陣,一股腦跟在塘騎後面,承擔起抓行人商賈的任務,儘可能拖延陝州發現危險的預警時間。

   大軍在路上行了四日,天明啟程,薄暮時便依次露宿在山道上,狹窄的山道大大增加了輜重的運輸負擔,進而拖累了行軍速度,終於在第四日的日暮時分,前鋒部隊到達距陝州二十里處,在落日餘暉中,依稀可辨出陝州城牆的輪廓。

   如此之近的距離不能生火,這一晚大家吃的是前日預先做好的乾糧。第一次參加戰鬥的兵丁們興奮得睡不著覺,交頭接耳地議論著,而那些頭目和老兵們則倒頭便睡,他們很清楚,自己需要良好的體力和反應能力,才能在明日的廝殺中有更大的生存幾率。

   陝州北臨黃河,南依青龍澗,東指崤陵,西望函谷,不僅是豫、陝、晉三省交界處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進出中原的咽喉要道,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視,能在這裡做官的,多是能員干將。順便說一句,陝西省的名稱也是因陝州而得——“陝州之西”。

   陝州是直隸州,剛到任不到一年的知州馬文升是個公認的狠角色:做定陶知縣兩年多,定陶的大半富戶便被他折騰得家破人亡!

   明朝有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與《金瓶梅》。

   其中有一本是禁書。哪一本,猜猜看?

   嘿嘿,猜錯了。

   是《西遊記》!

   因為嘉靖大皇帝迷信道術,這書有指桑罵槐的嫌疑!

   企圖心十足的馬文升外放了知縣,他知道自己的萬里宦途算踏出了第一步。想升遷,要麼使錢,要麼有政績。然而地處魯西南的定陶不是個富地方,當地最著名的土特產只有一種:土匪。

   一個沒有兵權的知縣,想通過剿滅來去如風的土匪立功獲得晉身之階,難度係數和風險都太大、地方上太窮,靠多斂賦稅超額完成任務這條路也走不通、自掏腰包更不要想——千里做官只為財的道理馬知縣明白著呢,他一心一意要獨闢蹊徑,不走尋常路。

   明朝對文化方面的禁忌其實不算太大,跟清朝完全沒得比。有偽君子為了表忠心硬說《西遊記》屬於含沙射影的負能量當禁,表面上朝廷發了公文,但各級政府都沒怎麼當回事。民間更是戲照演書照說,只要別在衙門對面搭臺子明目張膽地叫板,官員們才懶得折騰這些——在那個年代,背地裡男盜女娼的事官員們也沒少幹,但大張旗鼓地弄這等玩意兒,大多數人都還要臉,怕被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