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二部《前世》第一章 盧四象(第2頁)

   宣府鎮在主防線外百里設有若干前哨,駐軍十幾人到幾十人,職責是為了預警。小股的北虜不用搭理,他們啃不動據點——話說回來,撐死存了幾石雜糧的半永久性據點也沒啥油水啃頭、看到舉族來犯的大隊人馬,點起烽火後跑回來就是了。

   烽火臺的士兵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選拔標準倒不是什麼思想過硬武藝高強,而是——你有家小。對面的北虜要是大舉來犯,你嚇的直接投降或者忘了報警就跑咋辦?有家小,事情就好辦了:殺你全家唄。

   盧四象和同伴盧八卦有次替盧勇去幾個親近哨站傳達“得空時抓些流民補充輔兵”的命令,歸途中偶遇十幾個蒙古族同胞。遠遠見到衣甲鮮明的兩個孤零零遊騎,蒙古同胞們熱情洋溢地圍了過來:鐵甲可是寶貝啊!盧八卦沒跑脫,盧四象的馬匹也脫了力,眼看在劫難逃,恰在此時,一聲呼哨,救兵到了——幾十個叫花子彷彿神兵天降般的出現在眼前!

   蒙古族同胞扔下七八具屍體跑了。就這樣,盧四象認識了鄧長江。

   後者是領著這幫叫花子,哦,錯了,威武之師堂堂大明邊軍的小頭目——普通當兵的日子過得太苦,跟乞丐沒啥兩樣。鄧長江是另一個前哨據點的把總,吃怕了鹽水泡雜糧餅,偷偷領著手下兄弟們溜出來,本想撞個大運,看能否遇到個把倒了血黴放牧溜達遠了的蒙古朋友,進行一番親切友好的交流趕一些牛羊回來祭下五臟廟,要是能碰上三五個興沖沖來馬市交易的財神那就更讚了,沒想到歪打正著救下了盧四象。

   雖然沒發財,但七八個首級功絕對是中了頭彩啊!大明的軍功制雖不是一成不變,大體來說,斬首數佔報兵數的百分之一就是妥妥的一級功到手!

   啥叫報兵數呢?就是朝廷兵部認可某將領手下、名字在兵部有記錄在冊的兵員數量。

   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說清楚大明朝廷到底有多少軍隊。將領們找朝廷要糧要餉,於是往死裡誇大手下的人數。一個軍鎮(總兵官)上報說帳下“十萬虎狼之師”很正常,這叫漫天要價。朝廷不傻,真按這個數發糧餉,把宮裡的娘娘們全賣了都不夠,鐵定會破產!於是要“勘合”,就是兵部派人下去數人頭,這是就地還錢。

   兵部的大爺(請讀二聲)下來,讓軍頭把所有人叫齊了,開始往下刷數字:老弱病殘孕不算,都滾、沒有武器的不算,都滾、武器上沒有鐵頭兒(比如木棍)的不算,都滾、有鐵頭兒但屬於農具的(比如鋤頭糞叉子)不算,都滾……每刷一遍至少砍一半下來,於是十萬雄師變成了三四千叫花子。接下來便是吃卡拿要的常規流程,軍頭把大爺伺候舒坦了,可能給你再加五百人、大爺不高興了,說剛才眼花麻煩你重來一遍本官再仔細數一數肯定是你不識抬舉把大爺惹毛了……最後,朝廷按照他數過報上來的這個數給你發糧餉。

   將領要發財、要養家丁、要給親兵提供裝備和訓練,這些都要花錢,朝廷當然知道,但不可能替你買單!咋辦?自己想辦法唄。於是將領喝兵血,就是剋扣糧餉。總兵扣副將、副將扣參將、參將扣遊擊、遊擊扣千把總……最後到了大頭兵那裡,也就只能剩下一個勉強餓不死的境地了。

   你以為數完了報上去了就能領到錢糧?做啥夢呢?還有“漂沒”呢!這是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