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出使暹羅(第2頁)

 顯然,這個方案几乎就是大明聯手西、葡、英三國共同討伐黎朝的溫和版本,武力將作為保障大明和法國共同利益的最後底線,但希望一切事情都能用外交手段解決。

 許緯辰和陸希星都非常支持這個方案,並且提出,應該派遣高規格的代表團,既向暹羅宣示國威,又要讓法國感受到與大明合作的必要性。

 毛淵明覺得二人說得不錯,於是提出自己親自前往暹羅,與那萊王、華爾康以及法國代表團交涉。

 許緯辰對此不置可否,陸希星則覺得前往暹羅的海程又是去安南的兩倍不止,擔心毛淵明的安全,是否還是另派官員前往得當。毛淵明卻十分堅決,表示自己等這一天很久了,一定要去東南亞看看,而且和法國人接觸茲事體大,那些缺乏和歐洲人打交道經驗的儒家官員未必能搞定。

 既然毛淵明堅持,許緯辰和陸希星也就不再反對,眾人便開始商議具體人選。毛淵明覺得,魯王朱弘桓此前出使日本弔喪表現十分得體,現在卸任南京留守之後正好無所事事,可以作為正使前往暹羅。但陸希星不贊成朱弘桓前去,原因是大明與日本的關係密切,由親王出使以示親近沒有問題,但暹羅此前對明清交戰持觀望態度,居心難測,而且此去是為了和法國聯手攫取暹羅的利益,朱弘桓出面顯得規格過高,不如派個級別略低的人去——鄭明。

 鄭明是鄭成功第三子,生性平和內斂,是鄭氏諸子當中算是一個異類。本來鄭明與穿越者們的來往不多,登陸之後就一直在杭州居住,前一陣子項紹寬為諸將敘功封爵,有人提出鄭氏對大明江山有再造之恩,應該對鄭成功的子孫追加封賞,所以在原有三王一國公的基礎上,又將鄭成功早年獲得的威遠侯和忠孝伯爵位分別授予老三鄭明和老五鄭智,所以鄭明現在是一等侯爵身份,在南京閒住。

 鄭明文質彬彬,以侯爵身份出任使臣顯然大方得體,但若是論及外交談判折衝樽俎,那是萬萬不行的。陸希星於是又推薦,由張英出任副使,承擔實際的外交工作。

 張英出自桐城張氏望族,祖上三代俱是前明大臣,張英本人是康熙六年丁未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只用了十幾年時間即升任翰林院學士加禮部侍郎銜。明軍北伐之時,張英恰好回鄉葬父,因此清亡之後,張英便在鄉間閒住,被穿越者們請來南京任職。穿越者們之所以大都知道張英的存在,是因為他有一個在現代社會知名度極高的兒子——張廷玉。當然,現在張廷玉年紀尚小,而張英正值盛年,許緯辰有意將他實授南京禮部侍郎,不過在此之前勢必要有所作為,因此前去暹羅也是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