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與羅剎國開戰

評審的方法當然也早已定下,由蔣一正念給大家聽:

 凡參評世爵者,必須是在定永七年臘月二十九,也就是清朝滅亡前八天,已經成為舊軍制單領一鎮或者新軍制單領一旅以上的將官。而世職的範圍相對寬鬆,無論新舊軍制,在同一日期之前單領一營即可入圍參評,而營以下職銜乃至於士兵,只要功牌數量足夠,也可以參評。

 在此基礎上,計算各人參與大小戰役的次數和獲得功牌的數量,來確定到底授予哪個等級的世爵或者世職。期間若有投敵反覆之情形,則減等處理,乃至於取消資格。之前已經按這個標準計算過,可以獲得爵位的人有五十多個,而可以獲得世職之人有四百多個。另外,符合條件的將領或者士兵,如果已經在戰爭中殉國,則按照以下方法處理:以原爵位加一級追贈,若該人有兒子在世,則由兒子原級承襲,若此人無後,則加一級入祀英烈祠,永受香火。

 大家對評選方法都無異議,毛淵明唯一關心的是有哪幾位將軍可以位列國公。結果計算下來,能夠符合國公資格的,只有劉國軒一人。

 這事說起來,倒也不意外。國公的評定標準就是獨當一面戰績卓著,自從定海登陸以來,鄭軍不是鄭克臧親率,就是由項紹寬、呂憲華、蔣一正等人率領,相當於把本該由國公們乾的活幹掉了,於是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員,確實只有劉國軒一人。

 但毛淵明覺得,若是如此,有些不妥。因為此前已經讓鄭聰襲鄭成功的爵位,成為漳國公,雖說這個漳國公是鄭成功留下的,無可爭議,但鄭聰的戰功和劉國軒相去甚遠,眾將固然不敢與劉國軒爭功,但位在鄭聰之後怕是多有人不服。

 項紹寬覺得這話有道理,如果僅是突出劉國軒一人,好像確實不太合適。那要是再提名幾個國公人選,似乎以馬寶、陳世凱、洪磊和曾養性為合適,這四個人是此次安南征伐和剿滅吳世璠的主力,雖然是在鄭克臧和劉國軒的指揮下進軍,但大多數時間是自行其是、獨當一面,也算符合要求了。

 項紹寬話音剛落,蔣一正立馬錶示,反對馬寶入選。馬寶此人雖然英勇善戰,也確實著有功勳,但為人過於反覆。初隨李自成起事,李自成死後轉投桂王朱由榔,歸屬孫可望部下,結果又背叛孫可望,投向李定國。南明事不可為之後,馬寶又率眾投降吳三桂,等到大明王師再來之時,馬寶再度棄吳投明。這樣的人實在不應該與劉國軒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