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二十四章 河仙與柴棍

安南的春天來得比大明要早,剛剛出了正月,路邊鮮花就已經盛開了。紅河兩岸,百花竟放,放眼望去,奼紫嫣紅。

 花團錦簇的縫隙裡,是殺戮留下的鮮血。

 整整一個多月,明軍四面出擊,鎮壓各地的反抗勢力。趙良棟之子趙弘燦、張勇之子張雲翼,陳上川之子陳大定,連同劉德傑和福全在內,這些少壯派軍人絲毫沒有一點一滴的仁慈,所到之處必定屍橫遍野。

 當然,並非這些年輕將領們殘忍嗜殺,而是鄭克臧和項紹寬下達的命令就是斬盡殺絕。

 安南不受中原王朝統治已經數百年,至遲到北宋年間,一首帶有神諭性質的七言詩已經在安南傳頌:

 “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安南名將李常傑曾用這首詩來激勵將士,抵抗南下的宋軍,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安南人的獨立意識,早已在那時埋下種子。

 兩宋之後,安南人又成功擊退了元朝的兩次進攻,這兩場甚至不需要神風眷顧的勝利,更加堅定了安南人的決心——橫掃天下的蒙古大軍也阻擋不住安南獨立的腳步。

 等到大明英國公張輔短暫收復交趾之後二十幾年,安南就再度爆發藍山起義,黎利率領安南軍隊擊敗明軍,建立後黎朝,在勝利宣言性質的《平吳大誥》中,黎利再一次用“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風俗亦異”來強調安南之於中原王朝的獨立性。

 事已至此,大明想要安安穩穩地掌握交趾,已經是不可能了。即使擁立了莫朝皇帝莫敬光,也不能阻止安南人把明軍視為外來侵略者,更何況明軍用脅迫的方式,讓莫敬光將高平、涼山、萊州、老街、萬寧等大片土地割讓給大明。

 要應對這樣的局面,現代社會的某個叫作“x乎”問答型網站上有很多現代人的分析,相當一致的結論就是,除了扶持傀儡政權,大明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用移民、教育等方法,使當地自認安南人的人口越來越少,自認大明人的人口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策略。

 項紹寬、呂憲華、陸希星乃至鄭克臧都非常認同這個策略,因此在面對各地的叛亂時,給將軍們的指示就是大開殺戒。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各支平叛部隊上報彙總的殺人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九萬多,比之前在戰場上消滅的黎軍還多。

 升龍城也經歷了一輪血洗。雖然明軍參與不多,但莫朝君臣對黎朝舊臣的清洗屠殺卻是毫不手軟。在鄭克臧的指示下,黎氏和鄭主近枝的親屬被移往城外明軍大營居住,以防不測,其餘的黎朝勳貴、舊臣則不在明軍照顧的範圍內——顯然,這是利用莫氏的殺戮慾望來清洗黎氏和鄭主的舊勢力,並且讓黎維祫和鄭根明白,現在還能保全他們性命的就只有大明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