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五章 明日和約(下)(第2頁)

 “啊,我明白了。那領事館的事情呢?”

 許緯辰點了點頭答道:“我們在長崎和大阪建領事館,當然是我們堅持要求,日本人本來是不願意的,他們不喜歡這種模式,哪怕我們說朝鮮已經有了,他們也不想要。但後來還是同意了,因為他們對在淡水設立領事館有些興趣。”

 “為什麼?”

 “雞籠一帶,因為之前貿易的緣故,所以有幾百日本人居住。現在我們把雞籠港附近,包含後世臺北、新北大部分地區的土地劃為淡水廳,派同知管理。再加上伊達宗勝的岸裡藩,有上萬日本人在那裡屯墾,日本人發現,如果有個領事館來處理僑民事務,會好一些。”

 “所以現在就變成,日本商品賣到松江和淡水,然後再由中國商人轉運到舟山和金廈去和歐洲人交易。同樣,歐洲產品在金廈和舟山賣給中國商人,然後在轉運到長崎和大阪出售。我們就成了那個無恥賺差價的中間商。”姜承志接著說道。

 毛淵明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只要能賺錢就好。”

 “不過呢,日本人也不傻,他們知道這麼做貿易利潤有一部分會歸於大明,所以他們堅持要求,赴日貿易的大明商船,進出口岸時必須繳納10%的稅,而日本商船到大明貿易,進港時繳納3%的稅,出港時免稅。”

 “擦,不平等條約啊。你們答應了?”

 “原則上答應了,具體條款嘛,我們把3%談成了5%,為的是看上去不要太難看。”常鎮業解釋道,“其實按照實際貿易額的預期,前來大明貿易的日本朱印船不足總量的5%,其餘95%以上的兩國貿易都是大明商船承擔,所以日本朱印船哪怕一分錢稅也不交,對收入影響也是微乎其微。我們對條款咬文嚼字,只是爭取條約看上去平等一點。”

 “哦哦哦,那就好。”毛淵明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放心了。

 “還有最難辦的一條,就是冊封島津光久為九州管領,這件事我們前後商議了六、七次,才敲定下來。”許緯辰皺著眉頭說道,好像對談判的過程還有些不愉快的記憶,“堀田正俊和德川綱條一開始都堅決反對,認為這是日本的內政,酒井忠舉因為他爹酒井忠清的緣故,含糊其辭。後來我們軟磨硬泡,主要是說島津家這一次出力巨大,對大明覆興居功至偉,如果幕府不對島津家加以冊封,我們大明就封島津光久為九州國王。”

 “哈,嚇唬他們呢。”

 “是啊,日本人還是要嚇唬的。他們現在最不希望的,就是大明過多幹預他們的內政,所以如果能隨便封一個頭銜讓島津光久滿意,又無損於將軍的權力和威儀,還能讓大明閉嘴,那也能接受。”姜承志笑著說道,“九州管領這個職位,也是我們商量了很久才確定的。一方面,日本實行的是藩領制,九州島上九個令制國,島津家佔兩個半,其餘還有細川氏、鍋島氏、黑田氏等有實力的外樣大名,這些人肯定不會聽命於島津家,另一方面,幕府在九州島上設有西國筋郡代管理諸藩,這個權力也不能輕易喪失,所以最後妥協的結果就是讓島津家世襲九州管領。管領是鎌倉幕府時代地方公方的輔佐官員,現在既然有代表將軍的西國筋郡代,那麼九州管領就作為西國筋郡代的副手,面子上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