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三十三章 付梓刊印


   “這個辦法好。”毛淵明馬上明白了王鼎的意圖,“我們不用直接駁回這些人的意見,只要高調紀念鄭成功,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麼說,還有一件事也能馬上開始做。楊英昨天說起了《從徵實錄》之事,我們可以馬上刊印,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必須人手一本,限一個月內讀完,並且寫讀書感言呈交軍機處。”許緯辰也立刻跟進,提出一個建議。

   “我看還能再加一個。”常鎮業說道,“鄭經在世的時候,寫了不少的詩,本來想集結成冊出版,後來因為一直打仗,給耽誤了。名字他自己都起好了,就叫《東壁樓集》。我們也把這本書付梓出版,最好再請皇帝親筆寫個序,那些人就更沒有話說了。”

   毛淵明聽了連連點頭,又說道:“對了,除了給鄭成功單獨建廟需要時間,不如先在孝陵的西配殿裡,增加鄭成功的位置,讓他和徐達、常遇春等人同列。”

   大家對此都一致同意,於是分派工作,出書的事情由朱丹赤負責,建廟和孝陵西配殿增加鄭成功塑像的事自然是唐雲沛打理。

   至於楊英之後的戶部尚書人選,常鎮業建議,可以從六部侍郎當中挑選一位並非福建籍的人擔任。但王鼎認為,若是選了一位前明遺臣擔任,那豈不是讓人覺得只要鬧就有好處。

   毛淵明覺得王鼎說得很對,但既非東寧舊臣又非前明遺臣的人,多半是清朝降臣,身居高位的不多。許緯辰便說,昨天晚上想了一夜,覺得唯一適合的人選是江西巡撫李之芳,此人原是清浙江總督,投降之後在江西巡撫任上安撫百姓,並且為劉國軒兵團籌措糧餉,幹得不錯。以外省巡撫回京任尚書,也算合乎體制。而出缺的江西巡撫一職,倒是可以從六部侍郎裡選一位赴任。

   許緯辰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就由毛淵明回武英殿準備起草詔書。

   楊英的病沒能再拖多久,到了七月初六,終於壽終正寢了。

   毛淵明和眾人一起到楊英的靈堂哭了一場——大概除了鄭經去世,這是最情真意切的一次了。

   按照陳永華的提議,皇帝下詔贈楊英參知政事、太子太傅,賜諡忠襄,賜銀二百兩治喪。

   楊英的大兒子從泉州星夜趕來,為父親扶柩。靈柩在靈堂停放了七日之後,從儀鳳門出城上船,運回泉州老家。

   許緯辰和陳永華一起,在岸邊送別楊英的靈柩和兩個兒子,還特地囑咐二人,待三年守孝期滿,就回南京報到,繼續為招討大將軍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