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牛二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兵部革新(第2頁)



    這一次的革新尺度很大很大,大到連百姓都有些於心不忍。



    可三位皇帝依舊不管不顧,更是多次發表言論,說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所以這一股洪流越發浩大,在百姓的支持下,越發不可收拾起來。



    秦墨很清楚的,這世上是不會有感同身受的,勳貴永遠不知道百姓的疾苦。



    強迫他們去看看民間,去看看百姓的生活,讓他們從一個農民當起,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二十四節氣,讓他們不把天下大同當一句空談。



    再好的策略,那也要這些人去配合,去引導。



    秦墨能容忍這些庸碌的人當官,但是不能容忍他們傲慢,高高在上,眼中沒有百姓。



    更不能容忍他們似百姓為刁民。



    大明開國二十年,就已經有了這種現象,未來只會愈演愈烈。



    所以必須在這個時候開刀,徹底的去掉骨子裡的壞習慣。



    能適應的就適應,適應不了的,就下來。



    從上到下,從善如流,這才是秦墨的本意。



    而軍隊也開始進行了革新。



    首先就是進一步的完善體系。



    然後就是精兵概念,不在以人多為主。



    大明很大,固定的兵員是不能減少的。



    但是在現有的基礎上,不能在繼續增加了。



    可大明開國二十年,兵力已經朝著三百萬進發了。



    三百萬之兵,毫不誇張的說,在這個時代,比世上多數的國家人口還要多了。



    也只有大明才能養得起這麼多的兵力。



    每年單單是這些兵將的薪資都超過了一億銀元。



    這還沒有算上武器研發,每年投入到這一塊的軍費,超過了一億銀元。



    而大明兩京制度下來後,兩地稅收已經超過了十八億銀元。



    軍費支出這一塊,必須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地方。



    因為大明太大了,還有很多貧窮的地方需要朝廷補貼。



    這些錢看似很多,實際上也才將將夠用。



    因為大明每年的建設非常快,也非常多。



    所以大明兩京才能一天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