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舞陽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飛宇音樂火了(第2頁)

這不,小馬哥又拉著張-志-冬、曾李清、張-丹三員手下大將研究競爭對手了。

曾李清:“從目前打聽到的消息來看,飛宇音樂上的每一首歌曲都獲得了版權方的授權,他們之前購買這麼多歌曲的電子版權,保守估計起碼花費了一百多萬的成本,這還加上他們其他運營成本的支出。”

小馬哥感慨道:“說實話,連我也對他們的現金流眼紅了。”

曾李清:“這還沒算他們的原創音樂板塊,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原創平臺,每一個成功簽約的原創歌手都能獲得一筆買斷費,每個月還能根據歌曲的播放量折算成錢,等於說每一個簽約歌手都要持續付費給他們的,簽約的歌手越多,平臺虧得越多。”

小馬哥:“現在就看他們通過什麼來盈利了,如果廣告收入無法攤平運營成本,平臺早晚會經營不下去的,或者他們還有別的盈利模式。”

小馬哥:“現在就看他們通過什麼來盈利了,如果廣告收入無法攤平運營成本,平臺早晚會經營不下去的,或者他們還有別的盈利模式。”

張-丹:“你們說,這些唱片公司是不是傻,這種免費音樂平臺本身就是在挖傳統唱片市場的根基,這些唱片公司還把歌曲電子版權賣給他們。”

小馬哥:“我倒不覺得是這些唱片公司傻,而是他們認為免費音樂平臺根本就搞不起來,他們此時一定在坐看飛宇音樂能撐幾個月,也許人家特意樹立一個典型,先高高捧起,再狠狠摔下去,殺雞儆猴,讓以後要搞免費音樂平臺的人也三思而後行。”

曾李清:“無非是雙方都以為自己勝券在握,相互算計罷了。”

天地良心,剛開始江飛宇搞音樂網站的時候真沒想過算計那些唱片公司,不過郭明誠的復仇之心真的是個意外。

既然郭明誠選擇加入飛宇音樂,江飛宇肯定還是站在他這邊的,反正雙方本來就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曾李清:“照這樣看,飛宇科技真的是四處樹敵啊,涉及的業務線越多,樹立的競爭對手也越多。”

張-志-冬:“我倒是不這樣看,事實已經證明了,對方的老闆是一個眼光卓越的‘戰略家’,從目前的運營成果來看,音樂網站與他們的飛信業務實現了巧妙的融合,擴大了飛信業務的戰略縱深,增加了用戶粘性,產生了1+1>2的效果,這才是對方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