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540 慮勝慮敗(二合一)(第2頁)


王風益不說話了,他可沒開玩笑,這個局面換了方總來,那不得玩出花來?王總這個小年輕的微操是不是差點功夫?

“1500萬也差不了太多,不過,收購價是收購價,單憑這個數字的錢對抗不了企鵝。”方卓正色道,“算上易科投資、申新科創、IDG、新浪,這是四家,我打算再問問高盛,畢竟他們肯定知道Facebook這種社交網絡在美國的前景,應該對東方的項目也有興趣。”

王星沒有掩飾自己的驚訝,今天參會的四家還不夠?竟然還要再拉上一家實力雄厚的高盛?

方卓只是簡單的說道:“我認為有這個必要。”

他沒有解釋更深一層的考慮。

拉高盛進來的一個不會和別人說的原因在於,很多時候,高盛是一個很好的中間人。

企鵝的上市正是由高盛來操作的。

此外,去年加入企鵝擔任首席戰略投資官,今年2月份開始擔任企鵝公司總裁的劉熾坪,他就是高盛出身,曾經操作了名噪一時的粵海集團重組。

有高盛加盟對校內網的投資,一是解決部分資金需求,二是也給這個項目留一條容易推動的退路。

與巨頭的競爭是極其燒錢的。

拿原本收購了校內網後又改名為人人網的發展來說,收購價也就200萬美元,隨後卻從軟銀集團融了3.84億美元用來支撐發展直到上市。

再後來,同樣是面對企鵝、新浪微博等對手的競爭,人人網燒掉了最少3億美元的現金,還是沒能扭轉乾坤。

彼時此時的競爭環境當然不一樣,但燒錢的心理準備要同樣做好,畢竟,如今的企鵝已經得到二級市場青睞,花起錢來也不會手軟。

方卓不打算由自己作為主力來燒這個錢,現在用錢的地方很多。

以及,也不打算燒錢燒到最後啥也不剩。

IDG、申新科創、易科投資、新浪、高盛,這裡面要麼是親兒子乾兒子,要麼是老朋友,要麼是多次的合作者,在面臨企鵝入場的情況下,打固然可以打,也得未慮勝先慮敗。

成功了當然最好。

真的失敗了又要怎樣?

可以由高盛和申新科創這位企鵝股東來共同出面推動企鵝對校內網的收購。

投資界有個說法,先期投資人賺的是後期投資人的錢。

敗可以敗,錢不能虧。

反正,還有博客→微博這樣一脈相承可以拿出來的競品,新浪才是當下做社交媒體平臺最嫻熟的公司。

反正,移動時代到來之後的競爭才是刀刀見血。

校內網這樣一個項目對方卓來說不是傷筋動骨,QQ校友對企鵝來說同樣也不是傷筋動骨。

真正的筋骨是企鵝那龐大的流量。

方卓從心裡客觀的來判斷,即便是自己能籌錢、調資源,可能還是不太容易幹過同樣有錢有資源以及還有流量的企鵝。

但這並不妨礙彼此切磋。

他現在是有些判斷不了企鵝對QQ校友這樣社交網絡的重視程度是怎樣。

如果企鵝是正常的做一做,那這一波競爭的希望頗大。

如果企鵝是盡力的來投入,那它這一次適合流量轉化的打法就不是能正常應對的了。

換了以前,方卓沒準就直接給馬華騰打個電話,問問情況。

可是,這一次有些直接的摩擦,企鵝方面又是五虎之一的許晨業站出來發聲,那就先過過手再說。

方卓心裡想的比較多,打算根據具體的競爭形勢來決定如何推動下一步的方向,但現在面對懵懂的王星,表現出來的就是校內網最需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種種考量有必要和王星說嗎?

似乎沒必要。

現在的王星能保持勇勐精進,不被巨頭入場打擊的道心崩潰就行。

方卓又和王星聊了一會,眼看時間快到九點,他讓王風益帶著明顯情緒高漲的幼興去外面解決溫飽問題,自己則仍舊有一些工作需要處理。

申城和紐約的時間顛倒,一直到深夜十一點鐘,來自虞紅關於安卓系統、手機研發的進度才交流完畢。

兩地都設置了研發中心,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先前因為易科主動爆料手機消息,不知是不是影響到了蘋果公司的策略,最近關於它家手機的消息也逐漸多了起來,但華爾街和業界的看法普遍不太支持兩家公司殺入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