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劍斬雲夢 作品

一千三十六章 長享五年,米、麥、粟、稗、芋,東亞的古老作物(第2頁)

  “渡邊大人,在窮苦的陸奧國,大米能是舉行宴會的貴重食物。蠣崎家的大米,都在高倉裡嚴格的保存的。實際上,勝山館有些苦寒,能種大米的水田,並不多…”

  “哦?那陸奧的鄉民和武士們,如果不種稻米,那平日裡又種什麼,吃什麼呢?”

  “佛祖見證!鄉民和武士們,平日裡種的,自然是麥、粟、稗、芋!”

  說起種田的活計,村上季通倒是一下子精神了起來。在和國,窮苦的下級武士根本不可能脫產。哪怕是50石的封田,20石的俸米,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要給家主交貢賦,那日子也是緊巴巴的,必須要下田勞作才行。

  眼下是15世紀末的日本,水利設施很是欠缺,又有著大量的山地、旱地、鹽鹼地,適合種稻米的水田其實不多,產出也很不足。大米確實是大名們才捨得經常吃的貴貨。就連一百年後,伊達政宗的心願,也不過是“有朝一日天下太平了,我要吃紅豆飯、芋頭蘿蔔湯和新鮮的沙丁魚!”

  而大名們的標準用餐,織田信長是一葷兩素一碗湯,再加上最喜愛的茶泡飯。而德川家康更節儉,醃蘿蔔就米飯,連魚都很少。這種用餐的標準,最根本的原因是和國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物資非常匱乏!不用說和富饒的大明比,就連一水之隔的朝鮮,那都完全比不上。

  “平日裡種麥、種粟、種稗、種芋?村上君,你仔細說說!麥是那種唐地磨粉做面的小麥嗎?…”

  “哈!您說吃麵的面麥嗎?哦,不是!面麥和大米一樣,也是貴貨,一般是吃不到的…鄉民們通常種的麥,是大麥或者青稞!…”

  “大麥或者青稞?我倒是喝過麥酒,味道倒也清爽。可我記得,這種作物產出不多啊!…”

  “哈哈!渡邊大人,您恐怕從沒種過地吧?種地最首要的,是能種活,能結出子來,不能顆粒無收!…面麥比大米稍稍好些,但需要的水依然太多,太挑地,也嬌貴,弄不好就沒了收成!相反,大麥就耐旱的很,青稞則尤其能在山上種,適應寒冷和貧瘠…不管這一年水多水少,天寒天熱,總是能有收成的!…”

  看著面露茫然的渡邊真澄,村上季通笑了笑,又耐心地繼續解釋道。

  “至於種粟,那就是種小米了!普通的武士們,吃的最多的還是小米。小米嘛,山地平原都能種,耐旱不說,對耕種要求也不高。一句話,就是不挑地,比小麥大米好種多了!而小米的產量,比大麥青稞高些,也很容易儲存…在整個蝦夷地、陸奧國,大部分正經的田地種的都是小米。這一次北上,船隊帶的糧食,一部分是森野清大商主準備好的大米,而大頭就是家主從倉庫中拿出的小米!…”